摘要:在第13届博阿齐奇电影节上,制片人表示,海外市场压力、不断上涨的成本以及狭窄的利润率,共同决定了哪些剧本能够被搬上银幕。
在第13届博阿齐奇电影节上,制片人表示,海外市场压力、不断上涨的成本以及狭窄的利润率,共同决定了哪些剧本能够被搬上银幕。
这场讨论是在伊斯坦布尔阿塔图尔克文化中心举办的“土耳其电影走向世界的国际之旅”主题论坛期间展开的。
发言嘉宾包括土耳其国家电视台(TRT)电影部主任法鲁克·居文、OGM影业创始人奥努尔·居韦纳塔姆、库奈影业创始人卡里娜·米娅·萨特利科娃,以及黑烟动画工作室创始人努鲁拉·耶尼汗。
海外需求如何塑造当代土耳其电视剧
OGM影业创始人奥努尔·居韦纳塔姆表示,全球发行商对土耳其的影视创作有着强烈影响。
他指出,国际买家青睐爱情、家庭和悬疑题材故事,这种压力限制了剧本的创作范围。
“在海外市场,家庭、浪漫和悬疑题材最受欢迎,” 他说,“我们在土耳其电视剧中反复看到同类故事,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他还提到,制片人过去曾制作更多喜剧和概念驱动型剧集,但如今已没有这样的空间。“创意不再是首要考量,所有人都只关注这部剧能否卖出去。”
居韦纳塔姆表示,海外市场已存在大量犯罪、喜剧和奇幻题材作品,因此买家不会选择土耳其的这类剧集。“如果他们想找土耳其故事,就想要爱情故事。”
不断攀升的制作成本和有限的频道采购费用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压力。居韦纳塔姆称,一部电视剧必须通过海外市场获得收入才能生存。“没有国际销售,为频道制作任何剧集都将异常困难。”
他补充说,OGM影业曾与一家数字平台合作制作剧集《当国王落败时》(Kral Kaybederse),因为制片人需要额外收入来平衡预算。
国际化规划助力土耳其影视成功
库奈影业创始人卡里娜·米娅·萨特利科娃表示,电影人必须在剧本完成前就与海外发行商沟通。
她以电影《富人之子》(Simarik)为例:团队为这个项目花费数年时间规划,并在与全球买家讨论后调整了故事内容。这种方式帮助该片成功进入90个国家的市场。
她说,过硬的技术水准让土耳其电影既能吸引本土观众,也能打动海外观众。她补充道,俄罗斯、中东和北非市场以及中亚国家是重要机遇所在,因为这些地区的观众已经熟悉土耳其演员阵容和影视风格。
努鲁拉·耶尼汗则描述了动画行业面临的更严峻形势。他表示,土耳其在全球动画市场仅占据极小份额,难以进入海外院线。
他认为,若想面向全球观众,工作室必须采用更具普适性的主题。
“我们必须运用通用的文化符号,而非严格局限于本土符号,” 他说,并补充道,海外家庭通常会回避仅基于单一文化传统创作的内容。
土耳其国家电视台推动全球合作,助力本土影视产业发展
土耳其国家电视台(TRT)电影部主任法鲁克·居文表示,全国性宣传活动后,观影人数有所上升,但他认为,长期发展仍需依赖国际网络和资金支持。
他重点介绍了“12分”(12 Punto)项目,该项目旨在连接土耳其创作者与其他国家的电影节导演、联合制片人及行业人士。
居文表示,电影出口不应仅被视为经济收益。他指出,土耳其工作室往往根据本土票房潜力来评判一个项目,但TRT参与的联合制作项目本身就自带现成观众和既定推广计划。
他举例说,《拉法丹小队》(Rafadan Tayfa)等电影在土耳其能吸引数百万观众,但在海外却举步维艰,因为它们主要是为本土观众打造的。
行业人士一致认为,土耳其影视行业身处一个由海外需求、成本上涨和风险承受能力有限共同构成的狭窄空间中。
居韦纳塔姆将这些压力形成的局面描述为一个“循环”,萨特利科娃和耶尼汗则认为这既是机遇也是制约。土耳其国家电视台则呼吁加强全球合作。
这场讨论表明,土耳其故事仍在不断走向世界,但它们所走的路径决定了观众每季看到的内容,也解释了为何屏幕上总是反复出现那些熟悉的主题。
来源:星河温柔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