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埃德加·赖特,这位才华横溢的导演,通过精湛的技艺将音乐与犯罪元素完美融合,成功将《极盗车神》呈现于大银幕之上。他巧妙地运用音乐节奏来推动剧情发展,使得影片不仅视觉效果出众,更在情感层面深入人心。
埃德加·赖特,这位才华横溢的导演,通过精湛的技艺将音乐与犯罪元素完美融合,成功将《极盗车神》呈现于大银幕之上。他巧妙地运用音乐节奏来推动剧情发展,使得影片不仅视觉效果出众,更在情感层面深入人心。
20年前,埃德加·赖特初入导演领域,便开始探索自己的电影之路。他执导了多部电视剧,推出了个人风格的恶搞片,甚至创作了备受瞩目的喜剧《屋事生非》,为他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然而,他的内心深处一直藏着一个关于“音乐、飙车与犯罪”的电影梦想。这个梦想在他心中酝酿了整整20年,直到15年前他拍摄了电影的概念MV,才初步成形。经过6年的精心打磨,这个梦想终于在《极盗车神》中得以完全实现。
▍ 《The Driver》的启发与《极盗车神》的成型
1978年,电影《The Driver》问世,讲述了一位天才驾驶员的故事。这位司机以其卓越的驾驶技术,专门协助犯罪团伙逃离罪案现场,并巧妙地摆脱警察的追捕。尽管时光荏苒,但这部电影至今仍以其精炼而深刻的台词和精彩绝伦的飙车场面,赢得了无数观众的青睐。
《The Driver》不仅是埃德加·赖特钟爱的飙车电影之一,更启发了他的新片《The Baby Driver》。在这部影片中,主角“BABY”被设定为一位天才驾驶员,他的职责是协助犯罪团伙逃离罪案现场,并巧妙摆脱警察的追捕。这样的设定,似乎与《The Driver》中的故事情节不谋而合。
而在此之前,埃德加·赖特在2003年还曾为Mint Royale的歌曲创作过一部概念MV——《Blue Song》。这部MV讲述了一位专职为犯罪团伙跑路服务的司机,在团伙抢劫银行时,独自在车内欣赏《Blue Song》的故事。这一创作无疑为后来的《极盗车神》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 音乐在影片中的核心地位
在《极盗车神》中,音乐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主角BABY深受耳鸣困扰,唯有通过聆听音乐来寻求片刻宁静。正是这一设定,让BABY在开车之余,找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作为观众,我们也将随同BABY一同聆听那些动人的旋律,共同感受那个充满激情与动感的音乐世界。
请注意BABY的手指:当影片进行到这一段落时,背景音乐恰好是一段钢琴独奏。你会惊奇地发现,音乐在影片中远不止是简单的衬托。每一个角色的动作,每一次飙车镜头的切换,都与电影音乐的节奏紧密相连。据说,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每当一首歌曲以4/4的节拍播放时,镜头画面会精心选择在四拍中的某一拍进行切入,以与音乐节奏相契合。
《极盗车神》中的音乐与情感表达▍ 音乐的独特运用与准备
正因如此,有人称赞《极盗车神》可能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音乐飙车电影”。导演埃德加·赖特在电影筹备初期就确定了音乐歌单,并在剧本完成后,召集演员进行了特别的“Table Read”。与常规的Table Read不同,这次是要求在朗读剧本的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即电影开始时的那首歌单。
演员们需根据音乐的节奏来朗读台词,尝试将每句话与音乐的节奏对应起来。埃德加·赖特介绍道:“我们带着iPad,里面存着音乐。我们会播放几段音乐,然后根据音乐的节奏来朗读剧本。如果不合适,就重新来过。”这种独特的准备方式,使得音乐与影片的每一个细节都紧密相连,共同营造出这部影片独特的氛围。
▍ 独特的角色关系与歌曲创作
主角BABY的饰演者安塞尔·埃尔格特透露,在电影拍摄过程中,他们曾聚在一起深入探讨过每首歌与对应台词的契合度,以及如何巧妙地搭配节奏。而其中,有一首歌显得尤为独特:《Was He Slow》,这首歌实际上是由演员凯文·史派西的台词所创作而成。它不仅是电影中的一首歌曲,更展现了一位演员对音乐与表演艺术的深刻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每一次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震撼效果,特别是第二次出现时,配合着角色们的精彩表情,更是让人捧腹大笑,仿佛凯文·史派西本人在RAP一样,极具感染力。这首歌的创作,也为影片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 耳鸣与角色发展的情感联系
BABY自幼便深受母亲这位歌星的影响,对音乐情有独钟。然而,在他年少时的一场车祸中,他的父母双双离世,他也因此遭受了器质性耳鸣的困扰。为了逃避这种持续的耳鸣,他开始了一边偷车一边聆听音乐的双重生活。他热衷于将别人的录音制作成歌曲,这一过程也成为了电影中《Was He Slow》诞生的灵感来源。
尽管如此,摘下耳机的BABY依然无法摆脱耳鸣的困扰。导演埃德加·赖特在电影的某些片段中巧妙地加入了耳鸣的嗡嗡声,以更真实地展现这一角色的内心世界。埃德加·赖特曾表示,在构思BABY这个角色时,他希望赋予角色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既体现在生理上的耳鸣不适,也体现在心理上对犯罪活动的疏离感。因此,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里,BABY都离不开耳机的陪伴,音乐成了他逃避现实、寻找心灵慰藉的港湾。
当BABY最终摆脱了之前的生活,迈向新的人生阶段时,耳鸣的问题却似乎未随之消解。耳鸣,这种在没有外部声源的情况下出现的主观听觉感觉,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难以摆脱。它并非由声波引发,而是神经讯号异常或听觉器官受损的结果。尽管耳鸣在许多人身上只是短暂的现象,但严重的耳鸣却可能妨碍正常的听觉,甚至对某些人的精神造成深重负担。
在创作《Was He Slow》时,导演埃德加·赖特深入研究了耳鸣的相关资料。他发现,有些人会尝试通过饮酒或聆听音乐来缓解耳鸣的症状。赖特自己也曾深受耳鸣困扰,因此他对音乐在缓解耳鸣方面的效果深信不疑。这部电影也使得许多观众产生了情感共鸣,它的上映后,赖特惊讶地发现,许多观众竟然与角色有着相似的经历。
来源:娱乐咖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