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哈喽,大家好,杆哥这篇评论,主要来分析攻击-11惊艳亮相!与歼-20协同作战,忠诚僚机时代开启!
哈喽,大家好,杆哥这篇评论,主要来分析攻击-11惊艳亮相!与歼-20协同作战,忠诚僚机时代开启!
“呦霍,新家伙啊!”
人民空军《梦远》微电影中这句看似随意的台词,配合地面一闪而过的飞机阴影,在军迷圈中激起无限遐想。
当镜头扫过阴影的瞬间,敏锐的观察者立即意识到,这绝非已公开的攻击-11无人机那么简单。
影片中,老孟对小卖部里的程守望说:“人民空军已经比程守望的梦想飞得更远。”
这句台词恰似空军对全体军迷的隔空喊话。
程守望这个角色,正是代指一代又一代盼望空军成长的新老军迷。
而“新家伙”的悬念,则将众人的目光引向了那个期待已久的名字:轰-20战略轰炸机。
虽然《梦远》没有直接揭开“新家伙”的神秘面纱,但空军借微电影向军迷传达的深意已然明确:
空军发展不负众望,终将在合适的时间,将这份期待的礼物献给每一位挚爱蓝天的人。
《梦远》微电影首次公开了攻击-11隐身无人机(代号“玄龙”)与歼-20、歼-16D协同接战的画面。
标志着中国空军正式开启“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全新模式。
这款采用无垂尾飞翼布局的隐身无人机,具备全方位的隐身性能和优异的亚音速飞行能力,适合远航作战。
军事评论员宋心之指出,攻击-11将成为主力战机的“重要伙伴和最有效的忠诚僚机”。
值得玩味的是,画面中伴随攻击-11的歼-20竟是单座型号,这引发了两种推测:
要么攻击-11具备高度自主行动能力,无需双座战机专门操控;
要么实际指挥无人机的并非歼-20,而是编队中的歼-16D。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意味着空军在有人-无人协同作战领域已取得实质性突破。
攻击-11并非全新面孔。
早在2019年国庆阅兵上,它就曾以无尾飞翼式气动布局引发关注,当时不少军迷甚至误将其认作新型战略轰炸机。
随后数年,攻击-11几乎从公众视野中消失,直到今年的93阅兵上,其兄弟型号攻击-21舰载无人机亮相,才重新勾起人们对攻击-11的记忆。
《梦远》微电影的发布解开了这个谜团。
消失的五年多时间里,攻击-11一直在与空军先进战机进行协同接战试验,为“忠诚僚机”作战概念积累实战数据。
这一思路与全球军事强国的探索不谋而合。
美国空军已启动CCA“协同作战飞机”计划,计划采购至少1000架无人僚机与F-35A等有人战机协同作战。
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也在积极研发同类装备。
从《梦远》展示的画面来看,空军在有人-无人协同作战领域已接近实战水平。
这种新型作战模式主要分为两大方向:
防御性制空:配备EOTS设备的无人机前出至防区外进行隐蔽探测,有人战机在安全空域待命。
一旦发现威胁,立即指挥无人机前出拦截。
攻击-11机首下方新增的EOTS设备,正是为此类任务优化。
进攻性制空:包括侦察、扫荡护航、防空压制与摧毁等更复杂任务。
这要求无人机具备更高的智能化水平和自主决策能力。
目前的技术难点主要集中于软件系统。
正如专家所言,现在的无人僚机还不够“聪明”,无法完全取代僚机飞行员。
双座战机的后座飞行员可兼任无人机操控手,但单座战机如何有效控制多架无人僚机,仍需高度智能化的自主控制系统支撑。
在六代机问世之前,“五代机+忠诚僚机”很可能成为未来空战的主流形态。
有了无人僚机的辅助,五代机的作战半径和战场感知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
如今,空军正在多条技术路线上并行推进:
翼展近40米的无尾飞翼式无人机频繁试飞,下一代空中作战平台加紧研发,各类忠诚僚机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回望历史,从抗美援朝时期的“空中拼刺刀”,到今日的“云端指挥”,人民空军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发展之路。
随着建军76周年微电影的发布,空军向世界展示了一支正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的现代化空中力量。
展望未来,也许用不了十年,我们在空军的下一部微电影中,就将看到六代机、轰-20、新型战略运输机等更多“新家伙”的身影。
这片曾经见证英雄热血的长空,正在续写新的传奇。
来源:笔杆先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