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网络上总有人揪着几十年前一部戏里的角色关系不放,翻来覆去念叨着谁演过谁的晚辈,似乎这样就能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这到底是幼稚还是某种奇怪的执念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网络上总有人揪着几十年前一部戏里的角色关系不放,翻来覆去念叨着谁演过谁的晚辈,似乎这样就能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这到底是幼稚还是某种奇怪的执念
这种心态挺有意思的,好像在虚拟世界里找到了一点虚幻的优越感,但现实是,真正有实力的人,从不在乎这些陈年旧事,只有沉溺在过去的人,才会把戏里的设定当成炫耀的资本
回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刘德华和郭富城确实有过几次银幕交集,那时的关系设定,从长辈与后代,到生死相搏的对手,再到并肩作战的伙伴,其实是当时他们影坛地位的真实写照,一个已经是天王巨星,一个则是初露锋芒的新人
这没什么不能承认的,郭富城当时刚从歌坛跨界而来,在电影这个领域,他就是个后辈,给前辈搭戏,演一些从属角色,再正常不过了,这既是规矩,也是学习的过程
可事情的变化快得惊人,仅仅几年光景,郭富城凭借在音乐领域的巨大成功和在电影上的持续发力,迅速积累了庞大的人气和市场价值,他不再是那个需要仰望前辈的新人了,而是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大人物
山巅的孤影
从此,香港影坛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那两位曾经合作过的明星,再也没有在一部作品里担当过分量相当的主角,仿佛有道无形的墙隔开了他们,让无数影迷期待的巅峰对决,始终停留在想象之中
有人说这是因为一座山上容不下两头猛虎,当两个人的光芒都足够耀眼时,谁来做衬托,谁来做绿叶,就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资本要考虑收益,制作方要考虑平衡,这背后的博弈远比我们看到的复杂
那个年代的香港电影,不缺大制作,也不缺好剧本,几位天王几乎瓜分了除了动作喜剧之外的所有顶级资源,他们是票房的保证,也是品质的象征,但恰恰是这种顶级地位,让他们彼此之间产生了微妙的距离
新千年之后,两个人的事业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影帝奖杯拿到手软,参演的作品屡屡刷新票房纪录,他们用一部部成功的商业大片,证明了自己无可替代的市场号召力,也把自己牢牢钉在了华语电影金字塔的顶端
刘德华的群众基础深厚稳固,他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品牌,而郭富城则展现了惊人的能量,他主演的作品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商业上的冲击力显得更为强劲
这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两个人一直处在第一梯队,时而你追我赶,时而齐头并进,他们共同构成了香港电影最后黄金时代的辉煌剪影,也让后来者望尘莫及
于是那个终极问题就来了,如果,只是如果,现在有一部电影能同时请到他们,那么在演员表上,谁的名字应该排在最前面,这不仅仅是一个顺序问题,它代表了市场、资方和观众心中对他们现今地位的最终判断
是论资排辈,让出道更早、根基更深的刘德华居首,还是看近年的商业势头和作品影响力,让郭富城的名字领衔,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难题,怎么选都会引发巨大的争议
或许最可能的结果,就是不分先后,名字并列,就像曾经的《无间道》那样,在宣传物料和影片信息上做到绝对的均衡,用一种体面的方式,回避掉这个敏感又现实的问题
但这种回避本身,何尝不是一种遗憾,它意味着那个星光璀璨、英雄辈出的时代真的过去了,如今的电影市场,已经很难再承载两位如此量级的巨星进行一次纯粹的、不计较名次的艺术碰撞,我们怀念的,或许不只是那两个人,更是那个能让他们毫无顾忌地同台竞技的时代
来源:足智多谋湖泊ikMWQ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