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朋友小琳和她老公就是个例子。她老公是理工男,平时连句甜言蜜语都挤不出来,小琳却爱热闹,以前他俩总因为这个吵。比如小琳想让他陪看电影,直接抱怨“你就不能抽点时间陪我吗”,他准回“工作忙没时间”。后来小琳换了个套路,那天她拿着两张动画电影票晃到他面前,嘟着嘴说“
最近总听身边人聊婚姻,有人说一地鸡毛,有人说凑活过。其实说白了,长久的婚姻哪有什么天生的完美配对,都是两个人慢慢磨出来的适配感。
我朋友小琳和她老公就是个例子。她老公是理工男,平时连句甜言蜜语都挤不出来,小琳却爱热闹,以前他俩总因为这个吵。比如小琳想让他陪看电影,直接抱怨“你就不能抽点时间陪我吗”,他准回“工作忙没时间”。后来小琳换了个套路,那天她拿着两张动画电影票晃到他面前,嘟着嘴说“老公,这个电影听说里面有超酷的机械设计,你不去的话我只能找同事陪啦”,结果他居然放下手里的代码,跟她去了。回来后他还说“其实那些机械原理挺有意思的”。之后他甚至会主动问她“这周有没有想看的电影”。你看,不是他不会变,是小琳找对了让他愿意改变的方式。
楼下开早餐店的张叔和李姨也一样。张叔做饭时脾气急,谁打扰他就瞪眼,李姨却慢性子,收拾东西总慢悠悠。以前他俩在店里经常拌嘴,张叔嫌李姨动作慢耽误生意,李姨嫌张叔脾气差吓走客人。后来李姨发现张叔最吃“夸”这一套,每次张叔煮完一碗面,李姨就对着客人笑说“我家老张煮的面,汤都是熬了一晚上的,香得很”。张叔听了,虽然还是会催李姨,但声音明显软了不少。张叔也慢慢学着妥协,比如李姨收拾桌子时,他会主动把碗碟摞好,虽然嘴上还念叨“快点快点”,但手上动作没停。其实啊,他俩就是找到了彼此能接受的相处方式,没有硬碰硬,反而越处越顺。
说到底,婚姻里哪有什么标准答案?要是总想着让对方按自己的想法来,那肯定过不长久。真正的相处智慧,就是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去沟通,慢慢磨出属于两个人的默契。就像齿轮一样,不是把对方磨成自己想要的形状,而是调整角度,让彼此卡得更紧。毕竟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吵出来的。
来源:情感倾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