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犬印第:苦学表演3年后,主演好莱坞恐怖片,拍出“年度最佳”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1 11:09 1

摘要:但那部电影里把一条猎犬塑造成嗜血如命的凶残怪物,着实令人恐惧,并有符合狗狗在大众心目中忠实、善良的印象。

以狗狗为主角的电影有哪些?

相信很多人会想到《忠犬八公物语》,或者它的美国版《忠犬八公的故事》。

若是想找一部以狗为主角的恐怖片,最知名的当属斯蒂芬·金的《狂犬惊魂》。

但那部电影里把一条猎犬塑造成嗜血如命的凶残怪物,着实令人恐惧,并有符合狗狗在大众心目中忠实、善良的印象。

今年又有一部以猎犬为主角的高分恐怖片《好狗狗》,受到影迷关注。

因为它不再把狗当作“恐怖怪物”来塑造,而是尝试以狗狗的视角,来讲述一个忠犬为保护主人,与恶灵搏斗的恐怖故事。

导演本·莱昂伯格此前只拍过几部短片,他拿自己养的一条名为“印第”的猎犬,训练了3年时间才投入拍摄,前后花了400多天时间才完成电影。

影片在烂番茄网站的新鲜度达89%、爆米花指数82%。

且以极低的制作成本,全球收获票房694万美金,可见欧美国家的观众都十分喜爱。

到底影片质量如何?今天皮哥就来给大家聊聊。

01、

影片开始于一个清晨。

睡梦中的猎犬印第,被一阵手机的震动声吵醒。

手机响了很久,印第的主人托德(肖恩·詹森饰演)都没有接电话,因为他已经安静地死去。

而这通电话正是他的妹妹薇拉打来的。

镜头拉回到过去,印第刚断奶不久,就被托德收养。

这一人一犬亲如“父子”,成了彼此心灵的寄托,共同度过无数段快乐的时光。

直到托德的身体出了问题。

他得了慢性肺炎,健康状况每况愈下,频繁的住院和药物作用,使他变得越来越虚弱。

当预感到自己的病情已无力回天,托德独自带着印第,驱车离开医院,前往已故祖父留下的乡下老宅。

半路上,当托德下车与薇拉通电话时,留在车上的印第却隐约见到车后窗上映出一个黑色的人影。

印第立刻就变得十分警惕。

当车子在老宅屋前停下时,它也表现得非常抗拒。

敏锐的嗅觉使它意识到,这间屋子带着诡异的气息,和某种神秘的力量。

但托德并没有发现屋内的诡异,他只是简单收拾了一下,便住了下来。

晚上百无聊赖时,使翻出祖父珍藏的自拍录像带,用放在客厅的老电视机播放这些录像。

影像中的祖父性格孤僻,不擅长与人交往,喜欢独处,养着一条叫班迪特的猎犬。

每天的消遣就是与猎犬互动,并用摄像机记录下自娱自乐的生活画面。

因为到最后祖父正是在这栋老宅中悄然死去,老宅便成了村民们口中的“鬼屋”和“凶宅”。

印第也感觉到屋子的不寻常,它每天都在屋内不停乱转,用鼻子嗅探每个角落。

它总是感觉到一直跟着他们的黑影,总是躲在阴影的角落,随时准备伸出黑手对它发动“攻击”。

而祖父身边的那条猎犬班迪特的亡灵,也在屋中凭空出现。

并且指引印第爬上二楼,在衣柜底下发现一条红色的围巾,正是系在班迪特脖子上的那一条。

印第也曾看到祖父临死前瘫坐在沙发椅中的样子,还看到那只污秽的大手正向祖父逼近。

每当睡着时,印第也开始频繁做梦。

在梦里那个黑色人影带着满身的泥土和污垢,总是从门后突然显现出来,并向它伸出黏湿的手掌。

它隐隐意识到,黑影的目的,就是想把托德从它的身边夺走。

与此同时,托德的状况也变得越来越不乐观。

病痛的折磨使他濒临崩溃。

他已经放弃努力,经常很晚才归家,且总是喝得酩酊大醉,回到家里倒头便睡。

这时候的托德极其虚弱。

他变得异常暴躁,且开始咳血,手臂上输液留下的针眼也在不断往外渗血。

而躲在屋中的黑影也总会在此时乘虚而入,伸出大手向托德和印第发动攻击,令印第不堪其扰。

甚至有一次印第在深夜被楼下的响动吵醒。

它循声下楼,发现托德正低着头站在一扇门前,用头机械式地撞击一扇门板。

动作十分僵硬,既像梦游,又如同失魂落魄一般。

直到印第上前用头轻轻蹭他的手臂,托德才幡然清醒过来。

且脸上露出困惑的表情,似乎对刚才发生的事完全没有印象。

情况正变得越来越严重,印第意识到潜伏于屋中的黑影,想要把托德从它的身边夺走。

危机正不断地逼近,而印第也决心不惜一切,为了守护自己的主人,与潜藏着的黑暗力量对抗。

02、

影片最为特别之处在于,导演本·莱昂伯格不是像传统宠物电影那样,站在“人”的角度来叙事,把“狗”作为电影中的角色。

而是把镜头刻意拉低到与“狗”平行的视角,来呈现“狗”眼中的世界,把主导权交给“狗”。

为此,莱昂伯格导演采用低机位镜头来拍摄,又刻意把周围环境的音效放大,把“人”面孔虚化这些手法,把“狗”的眼里看到的,来鼻子闻到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正因如此,印第所看到的屋中诡异的现象,其实它比人类更为灵敏的嗅觉,在“眼”中的视觉呈现。

比如在屋中看到已经死去的猎犬班迪特和祖父坐在沙发上的身影,其实是它嗅到了班迪特和祖父留在屋中的味道。

而印第看到的潜藏在屋中的不怀好意的黑影,正是弥漫在屋中的死亡气息,也可以解释为渐渐向托德逼近的死神。

因此当托德身上的病越来越重,身体也越来越虚弱时,黑影也越来越频繁的出现。

也许有人会惊叹于猎犬印第表演的精准。

它似乎像专业的人类演员那样,具备丰富的表情,能完美驾驭各种演绎手法。

实际情况是,莱昂伯格导演和妻子花费3年的时间,通过对环境的渲染,和对印第的细致引导,耐心捕捉它的本能反应和表情变化。

影片的对白极少。

观众通过托德与妹妹薇拉的对话,以及托德和印第在一起时的自言自语,来构建整个故事。

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情节,都是靠我们自行“猜”和脑补的。

如此刻意的隐藏信息,正是要观众能以“狗”的理解,从“狗”的视角来看待周围发生的一切。

片中也一直都在利用大量的静物拍摄镜头,来呈现屋中和屋子周围的环境,利用灯光和声效,来反映所处在如此环境中的人物此时的心境。

比如窗外一直下个不停的雨、昏暗的灯光、和潮湿的屋中环境,总会让人感到心神不安。

由于印第的嗅觉、感官都比人类灵敏,它看到的世界也远比我们看到的更“夸张”、也更“恐怖”。

所以屋中的猎犬班迪特、祖父和黑影,这些“亡灵”的频繁出现,也都是印第看到的,比我们人类能看到的更多、更丰富的眼中世界。

观众跟随印第的每一次警惕凝视、每一声吠叫和呜咽、每一个护主的举动,逐步拼凑出整个剧情,并发现导演真正想要表达的主题。

实际上莱昂伯格正是借用恐怖片的外壳,来讲述人与狗的真挚故事。

每当面对生离死别时,我们人类会伤心难过,而宠物们又何尝不是?

正如片中的印第拼命护主,即使它并不理解主人做的每件事,即使所做的每次努力都是徒劳,它也会义无反顾。

03、

实际上影片的节奏缓慢,对白又少,Jump Scare镜头并不多,其观感更偏向于文艺片的表达。

因此很多内地观众会觉得“无聊”和沉闷,这也是影片在豆瓣上分数不高的原因。

但从“狗”的视角讲述故事的拍摄手法,且导演莱昂伯格和妻子费歇尔耐心训练他们的爱犬印第,又拍摄了3年才完成,此前并没有人做到过。

因此《好狗狗》于今年3月份在西南偏南电影节上首映时,就因为如此独特的表现手法,引发观众和影评人的关注。

印第还因此荣获该电影节“Howl of Fame”最佳犬类表演奖。

知名媒体IndieWire将影片列为“年度最佳恐怖片之一”

《圣荷西水星报》盛赞:

“这部《好狗狗》既令人心碎又令人毛骨悚然,这要归功于导演和他的爱犬。另外:此片很吓人,但并不血腥。”

每日野兽网亦称:“这部影片在美学上的独创性与片中狗狗那令人印象深刻、富有表现力的表演相得益彰,是一部成功证明其核心设定的惊悚片。”

10月份上映后,不仅影评人给出了正面评价,欧美观众也非常喜欢,烂番茄网站开分(新鲜度)一度高达95%(后回落至89%);MTC综合评分71分;IMDb网站6.3分。

然而在豆瓣上评分6.0也确实有点低,原因在于内地观众对于其“爱犬与鬼怪PK”的期待,与实际观影的落差,和东西方文化语境的不一样。

在我国,狗肉食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西方文化中,狗被认为“人类忠实的朋友”,这种认同感在我们的文化中并不存在。

特别是近年来,宠物市场上养猫的比例逐年增长之下,宠物狗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也并不算高。

因此,影片中所要表达的人与狗之间深厚的感情,对于我们内地观众来说,也比较难产生共情。

但我们亦不能就此否认影片在叙事方面的开创性。

若从恐怖片的角度来审视,影片始终以狗的视角来展开故事,这种独特视角的创新,为类型片注入了新意。

能让那些爱犬人士很快接受,并沉浸其中,为印第和托德的命运遭遇担忧,屏息凝神看下去。

而且,影片也没有为了市场而妥协,把故事往“爱犬打败妖魔鬼怪”的商业片道路上走。

而是在“狗”的有限感知维度内,呈现其眼前发生的不可理解之事,并以此令观众产生困惑和恐惧。

随着影片后半段逐渐揭晓的谜底,观众才恍然大悟——

原来隐藏在老宅中的黑影,是前来带走托德生命的“死神”;而印第所经历的种种遭遇,实际上是它与托德的生死离别。

至此,影片所要表达的那种人与狗面对生死离别的遗憾与无力感,便代替镜头呈现的恐怖表象,直击人心,使观众由心底产生莫名的寒意。

04、

皮哥在看片之前,确实以为这是讲述“狗狗大战恶魔”的爆米花爽片,却没想到这是披着恐怖片外衣的文艺电影,且其中饱含的深情也令人动容。

令人欣慰的是,影片最后,印第被薇拉接走,离开了托德与祖父安息的老宅,踏上新的“狗生”。

如此处理使这个人与狗的面对生离死别的伤感故事平添一丝暖意。

生命总有终点,但爱与忠诚的故事,却能以另一种形式得到永恒。

来源:皮皮电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