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发行一部片长超过160分钟的电影是一次巨大的冒险。习惯于短视频的全球观众,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不情愿为接近三小时的观影体验买单,即便是打着“不可错过”标签的商业巨制,其吸引力也大不如前。
◎张伟
如今,发行一部片长超过160分钟的电影是一次巨大的冒险。习惯于短视频的全球观众,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不情愿为接近三小时的观影体验买单,即便是打着“不可错过”标签的商业巨制,其吸引力也大不如前。
在这种环境下,艺高人胆大的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所推出的剧情片新作《一战再战》,即便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西恩·潘等大明星加盟,要想将观众的注意力牢牢锁定162分钟,又谈何容易?可《一战再战》竟然做到了,它是如此“另类”,不靠超级英雄与悬念彩蛋,不靠视觉特效与商业噱头,仅凭电影本身就把观众全程“摁”在了影院座椅上。
扣人心弦的亡命故事
即便抛开影片与现实的关联,《一战再战》也是一部全程高能的好片。影片围绕莱昂纳多饰演的“革命者”鲍勃展开叙述。16年前,鲍勃是“法兰西75”团体的炸弹专家,和非裔恋人、团体领导者帕菲迪亚一起干过包括解救边境非法移民在内的轰轰烈烈的大事。成为父亲后,他想回归家庭,可更为激进的恋人却要继续“革命”,并于被捕后叛变、逃离。“法兰西75”因此遭受重创,鲍勃带着襁褓中的女儿逃亡,从此过上隐姓埋名的生活。
16年过去,鲍勃早已不是当年的“革命青年”,而是与女儿相依为命、颓废偏执的中年糙汉。白人军官史蒂文(西恩·潘饰)因一己私利重启追捕行动,当危险再度袭来,鲍勃和女儿薇拉被迫再次逃亡。经过一番戏剧性的“猫鼠游戏”,他们得以幸存,可惊天的秘密被意外揭开,薇拉并非鲍勃的亲生骨肉,而是帕菲迪亚与史蒂文媾和的结果。最终,养父仍在,生父已死,母亲缺席,流淌着两种对立血液的薇拉,选择走上新的“革命之路”。
片中的亡命故事因精彩的演技、出色的调度以及充满张力的视听语言而扣人心弦,在当下良莠不齐的电影生态中堪称“标杆之作”。结尾那场追车戏,总共只有五个人、四辆车,史蒂文将薇拉交给杀手,让杀手带她前往交接点;白人至上团体“圣诞冒险者俱乐部”的高层成员因史蒂文与黑人女性有染,决定清理门户;鲍勃排除万难要去寻找薇拉,护她周全……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心思飞驰在同一条公路上。
几个回合之后,“四车五人”变为“三车三人”,仅剩下逃命的薇拉、救女心切的鲍勃,以及射杀史蒂文的种族主义者。然而,漫长的追逐游戏还在继续。天气炎热、处处黄沙,公路如海浪般高低起伏,让人无法望穿前景,似奇幻梦境,也似乎隐喻命运的难以捉摸。简单的人物,简单的环境,甚至简单的武器,却构成最强烈的冲突,昭示着戏剧的本质,其经典程度足以跻身影史。
用质疑与戏谑拆穿各方
毋庸讳言,政治议题在《一战再战》中以直截了当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露面,从头到尾,让人目不暇接。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没有偏向任何一方,而是用质疑与戏谑将其一一拆穿,影射了当下美国社会的种种。各色人等价值观的混乱、各门各派理念的虚无,以及各种共识的无法达成,成为戏里戏外的共同景观,并最终呼应着片名《一战再战》。人为战斗而生,因战斗而死,却不知战斗为何,这一充满悲剧宿命的客观现实恰恰隐喻了不断“循环”的美国历史,而在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中,多少生命已随之消逝。
非裔女“革命者”帕菲迪亚看似一往无前,实则没有明确的方向,“革命行动”更像是过剩荷尔蒙的激情投射,与其泛滥的情欲恰好构成一体两面。更残酷的是,与前来抓捕她的白人军官史蒂文发生情感纠葛,显示出其革命意志在身体本能面前的不堪一击。看似热烈勇猛、一往无前的她,在产子后放弃养育之责,在被捕后迅速出卖战友,如此种种,自私且无底线。
另一边厢,白人军官史蒂文靠抓捕非法移民与镇压“革命分子”而平步青云,却如同吸血僵尸一般,病态地迷恋帕菲迪亚年轻的身体。看似极端保守,却可轻易逾越白人至上主义者视之为“铁律”的种族界限,看似铁血强悍却又无法掩饰内心的胆怯与踌躇。与其迷恋对象相似,白人军官这一角色同样体现出立场的游移与理念的虚妄。
在《一战再战》中,很多主角、配角都背离了当初的自己,走向了预设人生轨迹的反面。有些是因为命运使然,比如薇拉,她本过着美国普通学生的正常生活,却不得不因血缘关系而走上“革命之路”;有些是出于责任与情感,比如鲍勃,为了养育、保护女儿而深居简出;有些心存善念,比如被史蒂文雇佣的杀手,反将薇拉从虎穴救出;还有一些则充满嘲讽意味,比如帕菲迪亚与史蒂文,还有那位在抢劫时慷慨发表宣言,最后却出卖薇拉的“革命团体”成员。
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一战再战》毫不留情地拆穿了美国当代众生的假面,通过他们的语言行为、精神境界和生存状态来解构“道貌岸然”与“自命崇高”。曾经的炸弹专家鲍勃酗酒嗑药,竟然连“革命团体”的接头暗号都无从记起。事业上升期的史蒂文为跻身上流社会,渴望加入“圣诞冒险者俱乐部”,这一俱乐部秉持着臭名昭著的种族净化理论,严禁内部成员出现跨种族恋情,而该团体最终处死史蒂文时所采用的,竟是与纳粹德国残杀犹太人相同的方式——毒气室,历史与现实勾连若此。
情感才是战胜一切的法宝
当“法兰西75”的秘密藏身点被暴露,是拉美移民的地下组织慷慨相助,帮助鲍勃顺利逃亡;当生父想置亲生女儿于死地,是毫无血缘关系的养父在奋不顾身地寻找、保护。
影片将美好人性置于脆弱立场之上,揭示出包括亲情、友情在内的浓烈情感才是战胜一切的法宝,它抛弃了宏大叙事,远离了虚妄主题,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良善出发,用情感将彼此牢牢联系,最终达成目标。这种深情摒除了虚火,如静水流深,超越了理想的感召、团体的许诺、世俗的功利,却更为纯粹、持久。
身处当代美国,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在冷嘲热讽、不留情面的背后,所呼唤的是人性微光、真情可贵。
来源:阳光解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