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两天我发了个视频,我高度认可了当下短视频自媒体的力量。我认为正是因为这些媒体的存在,才是当下很多人的认知至少提前了20年,以前半辈子才能悟到的道理,可能30多岁就完全明白了。所以现在的人变得很精明、很现实、很老成。但是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有优点,也有弊端和不足
全民都在接受短视频的精神入侵。
前两天我发了个视频,我高度认可了当下短视频自媒体的力量。我认为正是因为这些媒体的存在,才是当下很多人的认知至少提前了20年,以前半辈子才能悟到的道理,可能30多岁就完全明白了。所以现在的人变得很精明、很现实、很老成。但是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有优点,也有弊端和不足。
今天我站在个人角度谈谈弊端是什么?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能按照传统的方式,在一步一步的人生历程中去体验人生各个阶段的感悟。当理性占据主导时,似乎对一些原来极度向往憧憬的美好的事物,比如日出日落、男耕女织、谈情说爱,失去了基本的感性的能力,很难再体会到那种原始、淳朴、厚道,由衷地感受到爱与被爱的感觉。
比如谈恋爱,在年轻的时候,老狼的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些经典的校园歌曲是那么的优美动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那么的纯粹美好。有些经典的歌词就是现在哼唱起来就好像是一股温煦的春风,沐浴在一种幸福的时光回忆里。
还有情书,在情窦初开的年龄,对钟情的女孩儿、男孩子都会认真写下一串青涩的文字,害羞的去交给她,或者永久的尘封在内心的某个角落。现在的年轻人谈恋爱什么情况我不知道,但还有那种很深的精神寄托吗?还有那种含情脉脉的情话吗?
我估计不要说情书情话了,很多人连起码的语言和文学修养都失去了。当下最动情的情话就是转红包,520、1314,完了晒个朋友圈,这都是次要的。
最严重的是全民都短视频,但凡有时间就会刷,上厕所刷、吃饭刷、睡觉也刷,大人、老人、小孩儿全民参与,而且一刷就无法自拔,把大把大把的时间都用在这些外在的感官刺激,对自身而言没有任何收获和意义。
反正我是深深的沦陷到抖音之中,深受其害,苦不堪言。不管是工作生活,但凡有碎片化的时间都想去刷一下。正是由于短视频的精神入侵,我现在真的很难完整的去看一场电影或者读一本书,甚至静下心来读一篇文章。有时候我也意识到这样下去不好,有时候我刻意的想去改变。
但当你真的回避不看短视频时,你会发现自己内心又十分的空虚,总觉得缺了什么东西,就像精神鸦片一样让你欲罢不能。既然如此,那就说服自己不要刻意的去回避,有意识的去控制一下发短视频的节奏就行。
还有一点,我发现有时候你提前了解太多,你这个年纪所匹配的知识真的很让人焦虑。事实上,作为普通人就像动物一样,虽然有思维,但这个思维不应该用来接收太多和你当下与年龄和心理不匹配的信息。
普通人注定了能量有限,过日子就该是到哪山砍哪柴,不应该对周围的生存环境太过于精确感知,这样会降低你的幸福感的。当下人之所以累,我认为就是知道太多,但迫于自身的能力也无法改变,那么不甘又无奈。你如果不知道是不是思想上就会解放很多,幸福感指数是不是会更高?
感谢大家的支持关注!
来源:笑宫坊8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