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1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名下的安培林娱乐以25000美元买下小说《廊桥遗梦》的改编权。剧本创作历经波折,西德尼·波洛克找的编剧Kurt Luedtke写初稿剧本,之后制片人凯瑟琳·肯尼迪又找了编剧罗纳德·罗斯写第二稿,均未达预期,最终编剧理查德·拉格拉文
《廊桥遗梦》是一部经典的爱情电影,其拍摄和译制过程都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地方。
1991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名下的安培林娱乐以25000美元买下小说《廊桥遗梦》的改编权。剧本创作历经波折,西德尼·波洛克找的编剧Kurt Luedtke写初稿剧本,之后制片人凯瑟琳·肯尼迪又找了编剧罗纳德·罗斯写第二稿,均未达预期,最终编剧理查德·拉格拉文斯的第三稿得到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斯皮尔伯格的认可。导演人选方面,除了西德尼·波洛克、布鲁斯·贝尔斯福德外,最终伊斯特伍德决定兼任男主角与导演。女主角人选上,伊斯特伍德始终首推梅丽尔·斯特里普,尽管电影公司希望从30几岁的女演员中挑选,但最终斯特里普获得了这个角色。
梅丽尔·斯特里普为了更贴合中年妇女的形象,在拍摄前增肥了20磅,展现出角色在生活中的真实状态。片中的农舍原本荒废了30年,经过影片的场景设计师和艺术指导的精心改造,才呈现出电影中温馨而充满生活气息的面貌。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按照时间顺序拍摄《廊桥遗梦》,希望演员能够自然地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让观众可以很容易地进入故事的起承转合。影片从1994年11月1日开机,拍摄工期为42天,比伊斯特伍德的计划少了10天。伊斯特伍德沿着弗朗西斯卡的视角,按照时间顺序拍摄,以真实还原两人从陌生到相知相爱的过程。拍摄地位于美国爱荷华州的麦迪逊郡,影片场景大部分在屋内,所有陈设都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且未使用特殊技巧和电脑合成画面,强调故事性,画面要求简单。
《廊桥遗梦》电影版引进国内后,由上海电影译制厂负责翻译制作,著名配音演员乔榛、丁建华为男女主人公配音。他们将两人间深藏内敛的感情用声音演绎得淋漓尽致,据说配女主角弗朗西斯卡分别那场戏时,丁建华老师把电影中女主角哭泣但又隐忍的状态表现出来后,自己也热泪纵横。《廊桥遗梦》成为中国“后译制片时代”的经典之作。
来源:陇东漫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