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6年1月7日清晨,韦大卫在无线电里留下这句话,驾驶着蒋纬国的专机冲破台湾海峡的迷雾,飞向大陆。这一刻,他结束了在台湾七年多的煎熬岁月。
一架“赛斯纳”飞机冲向阴沉的台北天空,身后是四架紧急升空的F-86战机和一片混乱的松山机场。
1956年1月7日清晨,韦大卫在无线电里留下这句话,驾驶着蒋纬国的专机冲破台湾海峡的迷雾,飞向大陆。这一刻,他结束了在台湾七年多的煎熬岁月。
1949年,17岁的韦大卫在广州街头看到“陆军骑兵军官学校招生,成绩优异者,保送美国深造”的广告,以为找到了乱世中的出路。可一上船,他就发现自己和同学们被骗了——这根本不是去军校,而是被当作“壮丁”运往台湾当兵。
船上哭声、骂声响成一片。韦大卫站在甲板上,望着渐行渐远的大陆暗自发誓:“你们怎么把我弄来,我就怎么回去!”
抵达台湾后,韦大卫被编入陆军第80军,派驻红毛港“前线”。他很快发现,这里没有人成功逃亡过,抓回来就地枪毙。但这并没有吓住他,反而坚定了他逃跑的决心。
1950年10月10日,借助台风过境的大雨掩护,韦大卫带着两名同伴跳进营区外的水沟,成功逃离军营。全岛缉拿的日子里,他躲在甘蔗林中21天,饿了啃甘蔗,渴了喝雨水。
离开陆军后,韦大卫相继进入海军和空军。他目睹了两艘军舰起义失败,又因拒绝加入国民党而被视为“共党嫌疑”。
在空军军官学校,他因其他学员驾机起义而受到牵连,与二十多名学员一起被送往东港嵌顶受训,随后正式被捕入狱。
出狱后,韦大卫在台北打零工维生,当过割草工人,管过垃圾车。1955年底,他凭借过硬的飞行技术,进入台北飞行社担任飞行教官。在这里,他发现了一架特殊的飞机——蒋纬国的旅行专机。
▲机库前的塞斯纳170,用人力就可以推得动。
这架美国制造的“赛斯纳”飞机性能卓越,具有短跑道起飞能力。韦大卫知道,他等待多年的机会终于来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韦大卫借工作之便与相关人员套近乎,暗中研究飞机说明书和座舱图,了解各种技术细节。他甚至偷偷配了一把专机的磁电机电门钥匙。
那是一架塞斯纳170,一款单引擎四座小型机,在1948-1956年期间生产数量达5174架。
相比那些高级将领率领千军万马的战场起义,韦大卫的叛逃更像是一个普通士兵的孤身反抗。他没有庞大的势力,只有一颗不甘被命运摆布的决心。
1956年1月6日傍晚,韦大卫与两位挚友梁枫、翟笑梧走进台北的一家舞厅,举杯痛饮,通宵跳舞。他想着:“明天一大早就是玩命了,尽人事,听天命。”
▲韦大卫(中)、梁枫(左)和翟笑梧(右)。
次日凌晨5时许,三人乘坐出租车直奔松山机场。听到“天有小雨,多云”的天气预报,韦大卫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这样的天气,高射炮不好瞄准。
利用警卫的信任,韦大卫以试车为名让警卫帮他把飞机推出机库。他掏出自己配的钥匙启动飞机,却因用力过猛把钥匙拧弯了,只得跳下飞机找来工具敲平。
当发动机轰鸣响起,警卫察觉不对,冲出办公室拔枪射击,但飞机已经滑出停机坪。
飞机升空后,韦大卫的挑战才真正开始。四架F-86战机从桃园竹空军基地紧急起飞拦截。凭借阴雨天气的掩护和出色的飞行技术,韦大卫时而俯冲,时而爬升,最终摆脱了战机的纠缠。
飞临大陆海岸线时,韦大卫又面临新的危险——解放军高射炮部队把这架不明飞机当成了敌机。
他急得在空中不停摆动机翼,这是起义的标志,但地面部队看不懂这个信号,炮弹依然在他身边炸开。
千钧一发之际,福建军区司令员叶飞下达命令:“如果它继续往内陆飞,就停止射击;如果掉头,坚决击落!”韦大卫恰好拼命向大陆深处飞去,炮声渐渐停息。
飞机最终降落在福建省南安县的一片稻田里,机身中了四弹。韦大卫和同伴走出机舱,对围上来的解放军战士说:“我们是起义归来的同胞!”
这一刻,距离他被骗到台湾,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年。
回到大陆后,韦大卫受到了热烈欢迎。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接见了他。他后来被安排在民航总局工作,1984年任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培训中心副主任。
韦大卫的故事在台湾海峡两岸引发了不同的反应。 对大陆而言,他是驾机归来的英雄;对台湾当局而言,这是一次难堪的事件——不仅损失了飞机,更严重的是这架飞机属于蒋纬国。
1987年台湾开放赴大陆探亲后,蒋纬国的机要秘书孟昭旭曾专门来看望韦大卫,转达蒋纬国对他的关切之情。韦大卫惊讶地问:“我当年将蒋纬国的飞机开回来了,他不恨我吗?”秘书回答:“事实上,蒋纬国非常欣赏你,也知道你留不住在台湾的。”
韦大卫深受感动,两次申请赴台探亲,但都被台湾当局拒绝。他试图促成蒋纬国访问大陆,但1993年蒋纬国在台湾成立“中华梅花之友会”后不久,这个愿望因蒋纬国去世而落空。
韦大卫的传奇经历,展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对自身命运的抗争。他晚年时,有人问他如果重来一次,还会选择冒险吗?老人望着窗外,目光仿佛穿越时空,回到1956年那个细雨蒙蒙的早晨:“会的。因为我知道,家的方向,永远值得冒险……”
来源:豆棚聊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