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电影《花漾少女》让我学会与自己的“心魔”和解

快播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2 04:55 2

摘要:今晚独自在家看完《花漾少女》,紧绷的心弦顿时松驰了下来,尽管明天有讲座要讲,我还是决定今晚不工作。我放了大半浴缸的水,放入几朵玫瑰花,然后滑入水中。只露出头和拿着手机的手,写着这一行行文字,和自己真诚对话。

今晚独自在家看完《花漾少女》,紧绷的心弦顿时松驰了下来,尽管明天有讲座要讲,我还是决定今晚不工作。我放了大半浴缸的水,放入几朵玫瑰花,然后滑入水中。只露出头和拿着手机的手,写着这一行行文字,和自己真诚对话。

朋友们都叫我“幸福路上的探索者”。43年了,我研究幸福,追求卓越,在人生的跑道上几乎从未停歇。可回首望去,那份“卓越”的背后,常常是深深的疲惫。直到今天刚才,我看完《花漾少女杀人事件》,心中那块冰封多年的角落,仿佛被一把名为“真相”的冰刀,温柔地剖开了。

这部电影,表面上是少女江宁在花样滑冰场上的悬疑惊悚故事,内里,却照见了我们许多追求完美女性的一生。

片中的母亲王霜,何尝不是我们内心那个严厉的“超我”?她为女儿规划好每一步,要求她完美、卓越,不容一丝差错。而女儿江宁,正是那个在“完美”枷锁下窒息、分裂的我们。她训练时每一个眼神里的挣扎,每一次深夜的惊醒,都让我看到曾经那个为了价值、为了认可而不敢有丝毫松懈的自己。

但我们和江宁一样,都误解了真正的敌人。

电影最震撼的一笔,是那个与江宁竞争、诱惑她、最终被她“杀死”的红发少女钟灵,原来只是她分裂出的幻觉。那个我们穷尽一生想要战胜的对手——懒惰、胆怯、不够好的自己,其实从未在外界,一直住在我们心里。 她是我们被压抑的欲望,是想放肆哭喊的冲动,是那个渴望被拥抱而非被评判的、真实的自己。

我们总想“杀死”她,以为这样才能变得完美,配得上幸福。可这部电影告诉我,也告诉所有在完美主义中挣扎的女性:真正的强大,不是消灭,而是和解。

当影片结尾,江宁在冰面上不再逃避,而是与幻觉中的“钟灵”携手,完成那场绝美的自由滑行时,我醒了。那不是一场比赛,而是一场仪式。她终于接纳了那个“不完美”的自己,与她共舞,合二为一。那一刻,她不是为了掌声,不是为了母亲,仅仅是为了飞翔的本身。

这何其像我们的人生赛场?

我们总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等孩子考上名校就幸福了,等事业再进一步就幸福了,等瘦到100斤就幸福了……我们举着理想的利刃,不断修剪自己身上那些“不够好”的枝丫,活得像个痛苦的园丁。

但幸福,从来不是修剪后的结果,而是允许万物生长的花园。

所以,在63岁的这一年,在《花漾少女》的镜子里,我想对所有的姐妹,也对自己说:是时候,与我们的“心魔”坐下来谈和了。

第一步,请看见她。

那个在你犯错时第一个跳出来指责你的声音,那个让你深夜无法安眠的焦虑,那个总觉得“我不配”的念头。别再视她为敌人,她只是那个曾被伤害、被忽视的,脆弱的一部分你。

第二步,请聆听她。

像拥抱一个哭泣的孩子一样,问问她:“你在害怕什么?你需要什么?”或许,她需要的只是一句:“没关系,你已经很棒了。”我们是人,是女人,不是全能冠军,不是钢铁侠。我们可以脆弱,我们可以有缺点,我们可以有做的不够完美。不能为了完美而牺牲自己的身心健康。这是不合理的对自己的要求。

第三步,请带着她一起前行。

不必将她“杀死”在过去的冰面上。就像江宁最终带着“钟灵”一起滑行,我们也完全可以带着我们的敏感、我们的脆弱、我们偶尔的笨拙,一起走向未来。正是这些特质,构成了独一无二、有血有肉的我们。

追求卓越本身是美好的,但它不应是一场对自我的残酷战争。真正的幸福,始于一种深刻的自我认同:我值得被爱,不是因为我完美,而是因为我真实。

愿每一位在追求完美路上感到疲惫的你,都能看懂这部电影的隐喻,与自己达成最深度的和解,活出那份舒展、从容的真正幸福。

来源:miniapp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