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5月,河南郑州,徐世海17岁的儿子坠亡,通过翻看儿子留下的日记、网络记录等,他才知道儿子的社交账号上充斥着各种消极信息和怂恿自杀的“约死群”。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邓正可
2020年5月,河南郑州,徐世海17岁的儿子坠亡,通过翻看儿子留下的日记、网络记录等,他才知道儿子的社交账号上充斥着各种消极信息和怂恿自杀的“约死群”。
失去儿子的痛苦让徐世海萌生了“将孩子们劝回来”的想法,他潜伏在学生群里面,成为一名“网络劝生者”。为了帮助更多年轻人,徐世海还系统学习了专业心理学知识,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并加入了 “网络劝生团体”——繁星救援队。
徐世海。图源顶端新闻,侵删
演员黄志忠看到相关报道后,深受感动,也想通过自己的力量为孩子们做一些事,于是他向徐世海表达了将其经历拍成电影的想法,徐世海欣然赞成。
历经5年筹备与创作,以徐世海的经历为蓝本,由黄志忠导演,王力扶编剧的电影《向光花盛开》登上大银幕,并于10月24日全国上映。
近日,黄志忠携主演赵润南以及“劝生”志愿者团队在全国各地进行路演,与观众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提及电影人物原型徐世海时,黄志忠说:“在他的人生某一个节点,受到了重挫,他没有被打倒,没有趴下,反而挺身而出,我深深地敬佩他。”
演员、导演黄志忠。
“每一朵向光花的盛开,都需要土壤、阳光与守护者的耐心。”在长沙路演现场,黄志忠表示,这部电影的创作不仅是要呈现问题,更要致力于播撒希望,致敬那些在暗夜中执光前行的守护者。同时,电影也承担着一份社会责任——唤醒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灵守护”的重视,鼓励更多人成为照亮他人前路的一束光。
豆瓣上有网友评论:“比起电影本身,黄志忠创作背后的动因更让沉思。这部被外界视作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影片,对原型人物徐世海而言更像对过往的弥补。那些错过的陪伴、忽略的情绪,都化作了对青少年心理世界那细腻描摹的原由。”
在电影点映前夕,有媒体记者曾问徐世海是否会观看整部电影,徐世海表示“内心是不想看的,很纠结”,因为每一次回看过去的经历,都仿佛在揭开伤疤。但电影能与观众见面,是个好事。
徐世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很多家长都面临这个问题,家长会在不经意间漠视、轻视孩子的情绪问题。很多孩子都是在非常迫切需要得到问题答案时,鼓足勇气去问家长,如果得到的还是敷衍的回答,那未来沟通的渠道就会越发闭塞,然后会在网上寻找所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徐世海也建议,家长要与时俱进地提高和孩子沟通的能力,多倾听孩子们的声音。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倾城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