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2年,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发生了令人震惊的袭击事件,这就是“班加西领事馆遇袭事件”——这次事件的直接起因,是2012年的一部涉嫌诋毁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美国电影《穆斯林的无知》的上映,引起众多国家伊斯兰教徒掀起“反美浪潮”,并引发了流血冲突。201
2012年,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发生了令人震惊的袭击事件,这就是“班加西领事馆遇袭事件”——这次事件的直接起因,是2012年的一部涉嫌诋毁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美国电影《穆斯林的无知》的上映,引起众多国家伊斯兰教徒掀起“反美浪潮”,并引发了流血冲突。2012年9月11日晚,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外发生了大规模的反美示威游行,领事馆被袭事件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导致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斯遇袭身亡,这也是33年来美国驻外大使首次死于武装袭击。以美国海军陆战队为“主角”的系列电影《锅盖头》的第三部——《锅盖头3·绝地反击》的故事背景就是“班加西事件”的翻版,只不过在银幕上,神勇无比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是不可能让恐怖分子的阴谋得逞的。这部影片可以说是与现实版结果不同的“班加西事件”——
影片内容浏览
伊凡·奥布莱下士是一名优秀的海军陆战队员,通过层层选拔被派往中东某国担任美国大使馆的警卫,担负大使馆警卫工作的美军陆战队员由甘尼·雷恩斯中士指挥。美国大使馆的外部警卫工作由驻在国警察负责,指挥官是穆罕默德。
以色列“基利波”自动步枪是影片中陆战队员的主战武器
奥布莱来到使馆后,很快发现一名可疑的当地人经常以各种面目作掩护观察大使馆的警卫情况。通过检索有关资料,发现这个人名叫卡雷阿西利,是当地伊斯兰激进组织的头目,并且与伊斯兰国有联系。他感到情况很严重,于是将有关情况直接报告给了美国大使凯西尔。但是,凯西尔并没有重视这一情况。奥布莱越级上报的举动反倒引起雷恩斯中士的不满,以至于还受到了小小的惩罚。但负责使馆网络安全事务的温斯顿·奥莉薇小姐却持有与奥布莱相近的看法。就在美国大使馆仍像平时一样运转时,当班的奥布莱发现使馆门口出现了一群与平时不太一样的抗议人群,并且发现卡雷阿西利隐蔽在人群中用无线电进行指挥。他立即发出警报,但此时已经来不及了。卡雷阿西利率人突袭了使馆外面的穆罕默德及其手下,只有穆罕默德一个人得以幸存并逃走搬救兵。卡雷阿西利随即用装满炸药的货车,将使馆大门炸开后冲了进去。他们将使馆安全人员杀死,随即攻入使馆内部。雷恩斯收到警报后,立即指挥手下保护大使、使馆工作人员和向美国投诚的卡雷阿西利的弟弟撤往安全室。
雷恩斯中士使用“基利波”自动步枪射击
进入安全室后,奥莉薇要求到大使官邸取回卡雷阿西利的弟弟提供的存有当地激进组织情报的手机,雷恩斯经过一番犹豫同意了。由奥布莱和汉森下士掩护奥莉薇去取手机,雷恩斯和一名陆战队员在楼顶掩护他们。经过一番战斗,奥布莱和奥莉薇成功将手机取回,但雷恩斯却在战斗中阵亡了。此时,穆罕默德带领当地警方前来解围。但这些人员太少,很快在恐怖分子的前后夹击下全部被消灭。穆罕默德本人也在受伤之后,被卡雷阿西利杀死。与此同时,美军增援部队乘坐MV-22“鱼鹰”运输机赶来增援,但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到达。更要命的是,楼顶的爆炸使得大楼浓烟顺着通气管进入安全室内,里面的人员必须尽快离开。这时,已经受命接替雷恩斯担任指挥的奥布莱决心冒险突围,前往当地的一个体育场等待救援。
在楼顶掩护奥布莱等人取手机的陆战队员
在这一过程中,卡雷阿西利率领恐怖分子们持续追杀奥布莱等人。奥莉薇也拿起武器与陆战队员们并肩作战。最后,在多名陆战队员阵亡或受伤后,奥布莱等人被恐怖分子包围在一个地下室内。奥布莱利用煤气罐的爆炸,将卡雷阿西利炸死,终于坚持到了增援部队的到达。影片最后,奥布莱成为了美国大使馆警卫部队新的指挥官,继续着自己的海外执勤生涯。
片中武器装备方面值得注意的细节
在《锅盖头》系列前两部作品中,美军的武器装备基本上是以海军陆战队的制式装备为主战武器,尽管也有一些以相近的型号冒名顶替成为道具的现象,但总的来说是比较接近现实的。但在《锅盖头3》中,这一情况出现了很大的改变,使得本片的武器装备道具,特别是枪械方面出现了值得探讨之处。
影片中,负责美国驻中东某国大使馆警卫工作的海军陆战队员和使馆安全人员基本上没有使用美军的制式枪械,而是使用了以色列的“基利波”自动步枪(不过,在影片开始陆战队员们进行射击训练时,也曾出现AR系列枪械与“基利波”一起射击的镜头)。“基利波”系列枪械是由以色列银影先进安全系统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该系列枪械的型号非常多,包括卡宾枪、短突击步枪、精确射手步枪和冲锋枪,使用的弹药除了5.56mm NATO弹外,还有7.62mm NATO弹、9×19mm手枪弹和苏式7.62×39mm中间威力步枪弹。“基利波”系列枪械早期型号采用与AR系列枪械相同的上机匣,使其外形与AR系列枪械非常相似。后期型号放弃了这种AR特征过于明显的上机匣,从而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外形特点。本片中出现的“基利波”系列枪械为后期型号,其作为美军陆战队员和使馆安全人员的主战武器而频频出镜,外形特点是取消了机械瞄具,使用光学瞄具;采用了在民用枪械上广泛使用的、带散热孔和长导轨的新型护手,这样就在外形上与军用型M16和M4系列枪械有了较大的区别,很容易将其识别出来。影片中的“基利波”除了卡宾枪外,还出现了枪管长度只有265mm的“Commando”型,即“突击队员型”,不过出现的频率远不如前者多。
这里的问题是,负责驻外机构警卫工作的海军陆战队员究竟使用的是什么武器。一般来说,其使用的枪械也是统一配备的制式枪械。那么问题来了,“基利波”系列枪械并非是美军的制式装备,其作为片中海军陆战队员的主战枪械是否合适。如果片中的美军使用M4系列枪械,则会更接近事实。而与海军陆战队员不同,同样负责大使馆安全事务的美国国务院人员,大部分也使用“基利波”系列枪械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这些人并不属于军队序列,其选择枪械并不受到军队制式装备的限制,而只要看美国国务院采购哪种枪械,“基利波”系列枪械自然也很有可能被选做这些人的武器。
除了两种型号的“基利波”系列枪械外,《锅盖头3》中的陆战队员还装备了霰弹枪。片中的霰弹枪是意大利的贝内利M3超级90战斗霰弹枪。该霰弹枪是意大利贝内利军械公司将该公司早先的M1半自动霰弹枪的优点与唧筒式霰弹枪的特点结合于一身研制而成的。该霰弹枪具备半自动射击和非自动射击两种射击方式。射击方式的改变,只需要通过转动前护手上的转换装置就可以快速由半自动射击方式变更为唧筒式方式。片中,当汉森下士和洛佩兹下士带着大使准备登上接应的汽车时,本来可以刷卡打开的铁门却无法打开。洛佩兹手持M3霰弹枪冲上去,一枪将门锁打烂,这才摆脱了困境。随后,洛佩兹用霰弹枪在过道里阻挡住了追兵,这才使得大使顺利上车撤离。不过,不论是影片开头陆战队员们进行射击训练还是后来实战中,片中的人物都采用了唧筒式射击方式,而没有使用半自动射击方式。
陆战队员使用贝内利M3霰弹枪射击
影片中,恐怖分子头目使用的是一支AKMSU短突击步枪,发射7.62×39mm中间威力步枪弹。AKMSU于1959年开始少量装备苏联特种部队和空降部队,主要作为非一线军事人员近战防身武器装备部队的。这种枪械数量非常少。本片中,奥莉薇小姐拿起武器配合陆战队员作战时使用了AKMSU短突击步枪。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奥莉薇在作战过程中两次从被击毙的恐怖分子身上取出弹匣来补充弹药,而恐怖分子使用的武器基本上是AK47、AKM或AKMS,这些武器均采用7.62mm中间威力步枪弹。也就是说,奥莉薇使用的弹药与恐怖分子使用的弹药可以通用。
恐怖分子使用的武器基本上是AK47或AKM突击步枪,也有少量AKMSU短突击步枪
卡雷阿西利使用AKMSU短突击步枪射击
影片中出现的狙击步枪有两种型号,分别是雷恩斯中士用的HK417狙击步枪和恐怖分子使用的SVD狙击步枪。这两种狙击步枪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影片中出现的SVD狙击步枪准星座从中间位置断掉了,上面的准星自然也不复存在,这应该是影片制作方的道具出现了问题。不过,话说回来,在中东那样的长期战乱而且缺乏正规军工体系保障的地方,恐怖分子手里出现这样存在缺陷的武器也属正常,更何况,SVD狙击步枪主要是依靠光学瞄准镜实施射击,机械瞄具本来就是作为备用保留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对正常射击也不会有大的影响。
雷恩斯在使用HK417狙击步枪
注意恐怖分子的SVD狙击步枪缺少了准星
与这一情况类似的还有影片中出现的机枪。影片中出现的机枪是恐怖分子架设在皮卡后面的PKB机枪。该枪是装备在装甲输送车上的车载机枪,采用电击发方式。至于这种武器的来源,很可能是恐怖分子从损毁的装甲车上拆下来的,或是从地下军火市场获得的。这款PKB机枪与SVD狙击步枪一样缺少了准星,这成了一个大问题。PKB机枪是使用机械瞄具进行射击的,其未配备光学瞄准镜,要想进行准确射击必须使用照门和准星配合。缺少准星的PKB机枪,其射击精准度无疑会大幅下降。至于片中神勇无比的奥布莱下士,是如何用这样的武器精准打击目标的,那就是导演安排的了。
奥布莱用PKB机枪射击,注意枪上没有准星,其射击精度会大幅下降
影片中出现的手枪主要是伯莱塔92FS手枪,海军陆战队员和当地警方的指挥官穆罕默德都装备使用。不过,穆罕默德的手下都是使用苏式AKM突击步枪,他却使用一支西方制造的手枪,令人生疑。恐怖分子头目卡雷阿西利使用了一款苏联制造的“斯捷奇金”冲锋手枪。这种武器很少见,其是苏联枪械设计师斯捷奇金在1960年代初期设计的,最初仅装备苏联的安全部门,后来部分装备装甲车辆成员。该枪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不成功的设计,到1970年代以后就遭到了撤装的命运。与我们非常熟悉的驳壳枪一样,“斯捷奇金”冲锋手枪也可以将木制枪盒装到握把上作为枪托使用,可以提高连发射击时的稳定性。本片中,卡雷阿西利就是用“斯捷奇金”冲锋手枪将受伤的穆罕默德打死的。
卡雷阿西利使用“斯捷奇金”冲锋手枪射击
片中的陆战队员惯于进行连发扫射
在枪械运用方面,影片中的海军陆战队员似乎特别偏爱于疯狂扫射。影片中很少看到他们进行短点射或单发射击,基本上都是5发以上的长点射。这样的射击方式虽然看起来非常痛快,但其射击效能不是非常高。《黑鹰坠落》中的美军特种兵,基本上都是采用快速连续的单发射击,一方面射击精度有保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节省弹药。本片中的海军陆战队员的狂扫,弹药消耗量很大,这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是致命的。从这一点来看,《锅盖头3》在细节方面明显不如《黑鹰坠落》更专业。(待续)
(本文发表于《轻兵器》2016年第5期上半月刊,公众号文有删改)重要通知!帆布包已经上架,全新图案全新的尺寸等你选购!
来源:轻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