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现实却有点“扎心”,10月3日香港单日大盘30万美元,《风林火山》当日票房7.7万美元,排第二;而第一名是日本动画《链锯人 剧场版》,当日票房9.0万美元,上映9天累计已破80万美元。
当《风林火山》带着“顶级港片”的光环登陆香港院线时,很多人以为它会像一颗炸弹,在票房市场掀起巨浪。
毕竟,梁家辉、金城武、刘青云、古天乐组成的“神仙阵容”,加上麦浚龙导演对港片风格的极致追求,怎么看都该是票房收割机。
但现实却有点“扎心”,10月3日香港单日大盘30万美元,《风林火山》当日票房7.7万美元,排第二;而第一名是日本动画《链锯人 剧场版》,当日票房9.0万美元,上映9天累计已破80万美元。
一部期待值拉满的港片,竟然在香港本土被日本动画压了一头。把时间线拉长看,《风林火山》在香港上映3天,累计票房37万美元;《链锯人 剧场版》上映9天,累计80万美元。更“狠”的是,已经上映51天的《鬼灭之刃 无限列车篇》,当日还能拿下5.6万美元票房,累计1170万美元,几乎是《风林火山》的31倍。对比之下,《风林火山》的票房走势,实在算不上“顶级港片”该有的排面。再看国庆档内地票房,《风林火山》的处境同样有点“尴尬”,内地大盘2.39亿(实时数据),《志愿军:浴血和平》以5403万的日票房领跑,《731》《震耳欲聋》《刺杀小说家2》也都在4000万上下,而《风林火山》当日票房只有690万,排片占比3.6%,票房占比2.8%。
作为一部被期盼多年的“顶级港片”,这个成绩和它的期待值完全不对等,要知道,当年麦浚龙的《僵尸》虽然小众,但靠着口碑逆袭,也成了 cult 片经典;这次《风林火山》阵容更豪华、宣发更到位,票房却没跟上。票房遇冷,和口碑有直接关系,豆瓣开分6.5,这个分数对于“顶级港片”的头衔来说,确实不算高。有人吐槽剧情“故弄玄虚”,节奏拖沓,明明是警匪片,却搞成了文艺片的调调;也有人觉得人物太多太杂,几条线索交织在一起,看得云里雾里。
要知道,港片迷对本土作品的期待值向来很高,尤其是这种集结了“半壁江山”影帝影后的项目,一旦没达到预期,口碑很容易滑坡。但话说回来,《风林火山》真的“一无是处”吗?也不是,画面依旧是麦浚龙的“美学天花板”,霓虹灯下的香港街头,每一帧都像电影海报。
演员们的表演也在线,梁家辉的沉稳、金城武的忧郁、刘青云的狠戾,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可惜的是,这些优点都被剧情的短板盖住了。观众进影院,想看的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而不是徒有其表的“影像大赏”。对比香港市场同期的日本动画,《风林火山》的“吃亏”之处也很明显。日本动画有稳定的受众群体,尤其是《链锯人》《鬼灭之刃》这类热门IP,粉丝基础扎实,上映后自然能带动票房。而港片在本土的受众,正在被各种类型的进口片分流。
从内地市场看,国庆档是“主旋律+商业大片”的天下,《志愿军》吃家国情怀红利,《刺杀小说家2》靠奇幻冒险吸引眼球,这些片子都精准踩中了观众“假期放松看大片”的需求。而《风林火山》的气质太“文艺”,故事线复杂,需要观众沉下心去琢磨,这和国庆档的观影氛围有点“不合拍”。说到底,《风林火山》的票房遇冷,是“顶级港片”光环和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一次碰撞。它代表了港片创作者对“类型片创新”的尝试,可惜这次尝试,暂时没得到市场的热烈回应。
来源:脚踢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