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总统特朗普今日在社交平台再次抛出震撼言论,宣称“将对所有在美国以外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
一场针对银幕背后的贸易战已悄然拉开帷幕,美国电影业的全球化版图面临重构。
美国总统特朗普今日在社交平台再次抛出震撼言论,宣称“将对所有在美国以外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
这已不是他首次提出这一政策。早在今年5月4日,他就曾通过社交媒体宣布类似计划,声称美国电影业“正在迅速衰亡”,其他国家正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吸引美国电影制作人和工作室离开美国”,好莱坞因此“遭受重创”,这种情况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威胁”。
01 政策动机
特朗普在5月的声明中明确表示,他已授权美国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立即启动程序,对所有进入美国、在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希望“再次拥有美国制作的电影”。
这一政策主要针对近年来好莱坞电影公司为降低成本而将制作环节迁移至海外的趋势。
特朗普甚至将问题归咎于加州州长加文·纽森,批评他“无能”并纵容这种情况发生。
02 海外制作真相
为何好莱坞如此青睐海外制作?答案是巨大的成本优势。
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通过提供优渥的税收减免政策,成功吸引了大批好莱坞制片公司。
以英国为例,其慷慨的退税政策使其成为好莱坞大片海外取景的首选。英国松林制片厂的场景搭建成本比洛杉矶低30%,而印度的后期制作人力成本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
这种全球化制作模式已成为好莱坞降低影片成本的主要手段。
03 受影响影片
若这一关税政策真正落地,众多备受期待的大片将面临冲击。
《碟中谍8:最终清算》可能侥幸逃过一劫,但《侏罗纪世界:重生》、《神奇4侠:初露锋芒》恐怕就没那么幸运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正在伦敦拍摄的《复仇者联盟5》、计划今年在当地开机的《蜘蛛侠:崭新之日》和《星球大战:星际战机》,以及华纳兄弟的《超级少女:明日之女》都可能受到影响。
其他可能受影响的影片还包括在新西兰拍摄的《阿凡达:火与烬》、在希腊拍摄的《奥本海默》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新片《奥德赛》,以及计划在匈牙利拍摄的《沙丘:救世主》。
04 产业影响分析
美国欧道明大学经济系主任罗伯特·麦克纳布指出,这一政策缺乏具体细节,增加了市场不确定性,可能“进一步削弱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摩根士丹利美国媒体研究部门主管本杰明·斯温伯恩则在一份报告中警告,100%关税将导致影片数量减少、成本上涨,并削减整个行业收入。
电影价格可能会上涨,制作成本增加,这些成本很可能转嫁给消费者,导致观影人数减少。
05 全球反弹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可能的报复性措施。
《好莱坞报道》欧洲分社社长罗克斯伯勒表示:“如果欧洲决定采取针锋相对的关税措施,那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考虑到欧洲和加拿大市场70%到80%的票房来自美国电影,任何报复行动都将对好莱坞的国际市场造成沉重打击。
欧盟已考虑对美国电影加征25%报复性关税,而中国已将好莱坞进口片份额从2019年的31%压缩至15%。
06 政治博弈视角
有分析认为,这场关税战远不止于经济层面。
特朗普的真正目标可能并非产业振兴,而是中期选举的“情绪杠杆”。好莱坞作为民主党票仓与自由主义文化象征,成为其转移国内矛盾的标靶。
通过打击好莱坞,特朗普既能迎合保守派选民对“文化入侵”的焦虑,又能分化民主党联盟。
数据显示,加征关税消息公布后,佛罗里达州摇摆选民支持率上升3.2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2024年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票房中的占比已从2018年的约70%下滑至约60%,而好莱坞电影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度也高达约55.6%。
电影关税大棒背后,不仅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动,更是文化霸权的争夺与政治博弈的交织。
随着欧盟酝酿反击、流媒体改写行业规则,这场银幕背后的战争,其影响远不止于票价上涨那么简单。#热点##特朗普增关税##特朗普电影关税政策会摧毁好莱坞吗##如何看待美国加征电影关税#
来源:龙城飞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