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彩的剧情反转就像蛋糕上的那颗樱桃,能把一部好电影提升到新的层次,还能让你带着全新理解审视整个故事。
精彩的剧情反转就像蛋糕上的那颗樱桃,能把一部好电影提升到新的层次,还能让你带着全新理解审视整个故事。
通常这类反转会留到结局,但有些导演偏要一上来就给观众来个措手不及,而且就在开头几分钟。这招其实挺冒险的——观众都习惯了套路化的叙事,打破预期很容易翻车。
可一旦成功,效果绝对震撼。
咱们来看看这几部玩过这种套路的电影。
类型:剧情 / 战争,豆瓣:8.5分
《1917》一开场,就给两位年轻士兵明确了任务目标:斯科菲尔德和布莱克必须把一封家书送到前线,这封信能救下上千人的命。
对布莱克来说,这任务还有层私人意义——要通知的人里,有他的亲哥哥。这个细节让他一下子成了焦点,观众都笃定,肯定是他走完这段路,最后和哥哥重逢。
大多数故事都是这么演的,也正因如此,布莱克被德国士兵用刀刺死的场景,才格外让人震惊。
这事发生在旅途刚起步的时候,直接颠覆了所有人的预期。
电影就这么打破了你的固有认知,告诉你:这儿没有什么“主角光环”,等着主角和观众的,只有战争的残酷现实。
类型:喜剧 / 惊悚 / 恐怖,豆瓣:6.4分
电影预告片耍了个小聪明,暗示帅哥史蒂夫(塞巴斯蒂安·斯坦 饰)身上有点不对劲,却没说他到底疯狂到什么程度。
故事一开始走的是浪漫喜剧路子:甜蜜的邂逅,轻松的谈笑,感情火速升温。
可当诺娅答应跟史蒂夫去郊外时,电影调性突然变了。鸡尾酒里被加了料,女主醒来时,发现自己被铁链锁着。
史蒂夫一脸平静地解释,她不只是他的俘虏。他打算一点点割下她的身体部位,卖给那些有钱的食人客户。
之前看似“普通”的绑架惊悚片,突然变成了一个关于冷血算计的恐怖故事。
正是这个反转,让这部电影跳出了常规恐怖片的框架,变得格外揪心又让人难忘。
类型:剧情 / 喜剧 / 科幻,豆瓣:5.6分
《缩小人生》算是个“想法没落地”的典型,但它的开场确实无可挑剔。
故事围绕“缩小技术”展开——人能缩小到几厘米高,以此解决人口过剩和环境问题。保罗和妻子奥德丽决定一起接受缩小手术,所有情节都在引导观众觉得,故事肯定是讲这对夫妻在微缩新世界的生活。
可当保罗完成了不可逆的缩小手术后,却得知奥德丽在最后一刻打了退堂鼓,留在了原来的世界。
这个反转太冲击了:观众本来都相信他们的婚姻会是后续剧情的核心,结果主角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
编剧也借此引发了观众对保罗意想不到的同情,正是这份情感冲击,让这个虚构的怪异世界显得真实可信。
要是没有这一手,这个“缩小世界”的设定可能看起来像个笑话。
类型:动作 / 惊悚 / 冒险,豆瓣:8.3分
对一个围绕伊森·亨特和他的团队冒险展开的系列来说,第一部电影的操作确实很大胆。
故事一开始是熟悉的套路:IMF小队前往布拉格执行任务,观众都等着认识这支新团队的核心成员。
可才过了20分钟,任务失败,伊森的队友几乎全死了,观众的预期彻底崩塌。
这步棋走得够狠:电影刚开场,就抽走了主角的靠山。
但主创们还没完。到了结局才揭露,60年代原版剧集里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吉姆·菲尔普斯,是他伪造了自己的死亡,其实是幕后大反派。
这个反转震惊了观众,也彻底改变了大家对这个系列的印象,奠定了它黑暗又难以预测的基调。
类型:科幻 / 惊悚 / 恐怖,豆瓣:8.3分
雷德利·斯科特的这部经典恐怖片,开场节奏很慢,甚至有点日常感。
“诺斯特罗莫号”的船员收到求救信号,前往附近的月球。勘探时,凯恩遇到了一个生物,那东西死死粘在了他脸上。
情况虽然紧张,但看起来还在控制范围内:寄生虫脱落了,凯恩也似乎恢复了正常,船员们都松了口气。
可接下来发生的,成了电影史上最震撼的场景之一。
晚餐时,一只小异形突然从凯恩的胸口破体而出,逃进了飞船深处。这一刻,电影调性骤变,从之前的悬疑变成了一场对未知敌人的生存之战。
角色戏份的分配也很出人意料:最先死的都是最有名的演员,包括约翰·赫特和汤姆·斯凯里特。而原本没什么名气的西格妮·韦弗,突然成了故事核心,把艾伦·雷普莉塑造成了科幻史上最经典的角色之一。
类型:动作 / 科幻 / 惊悚 / 冒险,豆瓣:8.1分
《异形》的结局里,艾伦·雷普莉和猫琼斯一起躲进逃生舱休眠,观众都以为续集里她会直接回到地球。
可詹姆斯·卡梅隆偏不按常理出牌。
《异形2》一开场,搜救队在深空偶然发现了雷普莉的逃生舱。这时大家才知道:她一睡就是57年。
这个消息已经够残酷了,可紧接着的打击更重——雷普莉得知,她的女儿阿曼达两年前去世了,享年66岁。
对观众来说,这是瞬间的情感冲击;对主角来说,这是永远失去过去的痛苦。
影院公映版删掉了提到女儿的这段戏,但在完整版里,正是这段情节解释了雷普莉为什么会对小女孩纽特产生母爱,也让电影不只是一部打怪片,更成了一个关于“第二次拥有家庭”的故事。
《蜘蛛侠:平行宇宙》(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2018)——蜘蛛侠之死类型:动作 / 科幻 / 动画 / 冒险,豆瓣:8.6分
所有人都知道这部动画电影的主角是迈尔斯·莫拉莱斯,但也清楚彼得·帕克肯定也有重要戏份。
开场时,彼得还是这个宇宙的蜘蛛侠。当迈尔斯获得超能力并遇到彼得时,故事看起来会按老套路走:两人联手对抗金并。
可大概在20分钟时,电影打破了所有预期。
金并冷血地杀死了彼得,甚至直接击穿了他的头骨。
这一刻不仅让观众失去了漫威最知名的英雄,更急剧颠覆了故事基调。
观众看到的不是一个熟悉、自信的彼得·帕克,而是另一个版本——疲惫、颓废、远非完美形象。而正是在他的映衬下,迈尔斯开始了自己的征程。
类型:剧情 / 惊悚 / 恐怖,豆瓣:5.7分
《乡间小屋》是一部揪心的心理恐怖片,讲的是格蕾丝(孩子们未来的继母)和两个孩子被困在郊外小屋的故事。
但电影开场完全是另一个画风:屏幕上出现的是孩子们的妈妈劳拉,由艾丽西亚·希尔维斯通饰演。劳拉和前夫理查德见面,理查德告诉她,自己要和格蕾丝结婚了。
劳拉回到家,倒了杯红酒,下一秒就自杀了。
这位知名演员只出场了几分钟,角色结局却如此突然又残忍,带来的冲击极强。尤其考虑到,艾丽西亚·希尔维斯通之前常演轻松活泼的角色,这次的反差更让人印象深刻。
类型:动作 / 科幻 / 惊悚 / 冒险,豆瓣:6.4分
故事一开场就很劲爆:一群陌生人从天而降,带着降落伞掉进茂密的丛林,没人知道自己在哪儿,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来这儿。
一开始大家猜测的都是常见地点——亚洲、非洲、亚马逊。可很快,一个让人不安的细节浮现了:太阳一直挂在同一个位置不动。
他们爬上高处一看才明白:这里根本不是地球,而是另一个星球。
之前的《铁血战士》电影里,铁血战士都是在地球的熟悉环境里猎杀人类,要是再拍一次“丛林+狩猎”,就太老套了。
把故事搬到外星狩猎场,这个反转提升了风险等级,也告诉观众:这不是1987年原版的翻拍,而是一个真正的新篇章,有自己的规则,也拓展了整个系列的世界观。
《速度与激情》(The Fast & The Furious,2001)——卧底警察类型:动作 / 犯罪,豆瓣:7.9分
要是没被剧透,也不了解这个系列,第一部《速度与激情》初看会觉得是个关于街头赛车手的故事。
布莱恩·奥康纳闯入多米尼克·托莱多的世界,赢得了他团队的信任,还爱上了多米尼克的妹妹米娅。
一切看起来都像是部常规的赛车动作片,讲的是赛道上的兄弟情。
可到了第一幕快结束时,反转来了。
警察拦住了布莱恩,观众才知道真相:他一直是卧底警察,潜入多米尼克的团伙调查案件。这个反转彻底改变了对整个故事的认知。
而对于后来才看这个系列、早就把布莱恩当成多米尼克好兄弟的观众来说,再回看这段,依然会觉得意外。
类型:剧情 / 科幻 / 悬疑,豆瓣:8.5分
电影一开始,我们认识了宇航员山姆·贝尔——他独自在月球开采能源,只能和机器人助手格蒂交流。他的日子过得很单调,头痛越来越严重,观众都觉得他是因为孤独快被逼疯了。
可很快,剧情来了个大反转。
山姆驾驶月球车出了事故,醒来后却遇到了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原来,月球工业公司一直在克隆他,用克隆人当廉价劳动力,等“合同”到期就把他们处理掉。
这个反转没留到结局,反而几乎在开场就抛了出来。也正因如此,剩下的电影才变成了一场关于身份、记忆和人性价值的未知探索。
类型:剧情 / 惊悚 / 情色 / 犯罪,豆瓣:6.8分
加斯帕·诺的《不可撤销》是个特例,观众甚至可能一开始没意识到反转已经发生了。
电影采用倒叙手法,一开场就是高潮:皮埃尔用灭火器打死了一个男人。这时你会觉得,这是正义的复仇——为亚历克斯遭受的残忍袭击讨回公道。
可往后看才发现,事情根本不是这样。
真正的罪犯是另一个人,皮埃尔和亚历克斯认错了目标。最可怕的是,倒回去再看会发现:施暴者其实就在复仇现场,离他们只有几步远。
最终,电影连“复仇成功”的幻想都给打破了,邪恶依然逍遥法外。
来源:自然de聆听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