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边是 2000 年出生、爱豆出身的段奥娟,凭首部主演电影《岁岁平安》就拿下最佳女主角提名。
第 38 届金鸡奖提名名单刚一公布,评论区直接 “炸开了锅”。
一边是 2000 年出生、爱豆出身的段奥娟,凭首部主演电影《岁岁平安》就拿下最佳女主角提名。
另一边是章子怡、杨幂、张子枫、赵丽颖这些观众眼熟的 “老熟人” 集体掉提。
其中章子怡在《酱园弄・悬案》里的演技还被业内夸 “代入感拉满”,杨幂更是带着两部作品冲击奖项却颗粒无收。
有人说这是 “流量打败实力”,也有人觉得是 “金鸡奖在捧新人”,但骂声和赞声背后,似乎没人真正说清段奥娟凭什么?
金鸡奖这张 “偏心” 的名单,藏着中国电影评奖的哪些门道?
骂段奥娟 “走后门” 的人,多半没仔细看她的履历。这个从四川农村走出来的姑娘,从来不是突然冒头的 “空降兵”。
高中时她就靠校服清唱视频圈了 300 多万粉丝,2018 年参加《创造 101》时,导师直接夸她有 “最干净的声音”,最终以第四名成团火箭少女 101。
组合时期唱火的《卡路里》成了现象级神曲,后来她又凭《陪我长大》等单曲站稳歌坛,还拿下过精品风格云盛典的年度突破歌手。
更关键的是,2021 年她主动暂停事业去伯克利音乐学院深造,坦言 “想补补系统的音乐知识”,这种对专业的敬畏心,其实已经为跨界演戏埋下伏笔。
再看她提名的作品《岁岁平安》,讲的是被母亲送走的女儿刘岁岁,在多年后面对生母求助时的情感挣扎。
这个角色刚好踩中了金鸡奖的 “偏好”,影片聚焦家庭伦理与时代记忆,属于现实题材范畴。
而段奥娟的表演没有刻意煽情,那种带着疏离感的温柔,反而让角色更真实。
她自己也说,这个角色是在她最迷茫时遇到的,大概正是这种真诚的共情,打动了评委。
更重要的是,金鸡奖本就有 “扶新人” 的传统。
作为中国电影的 “专家奖”,它的评委全是业内资深人士,选片标准向来兼顾艺术性和创新性。
段奥娟能从女团歌手转型演电影,还入选过 2023 年 “星辰大海” 青年演员计划,本身就说明业内对她的潜力认可。
这次提名,更像是对 “新人认真演戏” 的一种鼓励。
章子怡、杨幂们的掉提,真不是演技差。
章子怡在《酱园弄・悬案》里演的詹周氏,光预告片里的眼神戏就被夸 “影后级别”。
张子枫在《花漾少女杀人事件》里的突破,甚至被说超越了《我的姐姐》。
赵丽颖带着《向阳花》《乔妍的心事》两部作品,杨幂也有《酱园弄・悬案》、《长安的荔枝》双保险,怎么看都该有提名。
但问题可能出在 “申报” 这个关键环节。
有电影博主透露,《酱园弄・悬案》整部电影都没出现在提名名单里,大概率是剧组压根没申报。
金鸡奖是 “自愿报名” 制,没申报自然没资格,这跟演员演技好不好没关系。
而且金鸡奖对作品时间有严格要求,必须是上届截止日到当年 6 月 30 日之间拿到公映许可证的影片,说不定有些作品刚好卡了时间线。
就算申报了,金鸡奖的评选标准也藏着 “玄机”。
它讲究 “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三者统一,还特别强调 “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作品倾斜”。
网友认为赵丽颖、杨幂的作品可能商业属性强了点,而段奥娟的《岁岁平安》聚焦普通家庭的悲欢,更符合评委对 “现实题材” 的偏好。
另外,金鸡奖还有 “宁缺毋滥” 的规矩,要是评委觉得某类奖项没有特别突出的候选人,甚至会直接空缺,这也可能让一些 “热门选手” 遗憾出局。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金鸡奖评委都是 “专业派”,不看流量和名气。
章子怡等已经拿过不少大奖,评委可能觉得 “没必要再给安慰奖”,而段奥娟作为新人,能把角色演到 “让观众共情”,反而更能体现评奖的 “发现价值”。
这不是否定资深演员,而是金鸡奖的初心本就是 “选作品不选人”。
看完这些细节,再回头看这份提名名单,其实根本不是 “爆冷”,而是金鸡奖一直没变的 “脾气”。
作为 1981 年就设立的 “专家奖”,它从一开始就定下了 “六亲不认,只认作品” 的规矩.
评委都是拍过五部以上作品的资深从业者,投票还要实名,想搞暗箱操作几乎不可能。
这些年金鸡奖一直想推动 “电影强国” 建设,所以特别鼓励新人、扶持现实题材。
段奥娟的提名,本质上是对 “跨界新人认真创作” 的肯定,而资深演员的掉提,要么是作品没踩中评选方向,要么是卡在了申报规则上,跟 “实力不行” 没多大关系。
就像之前有人说 “电影烂但演员能拿奖”,但在金鸡奖这儿,作品和演员是绑在一起的,光靠演员个人出彩很难突围。
这事儿其实给电影圈提了个醒,流量和名气在专业奖项面前没用,踏踏实实拍好作品、选对题材才是王道。
金鸡奖就像个 “试金石”,不管你是新人还是老戏骨,最终都得靠作品说话。
段奥娟要是后续作品跟不上,也可能只是 “昙花一现”。
结语吵了这么多天,其实大家都跑偏了。
金鸡奖提名从来不是 “谁比谁强” 的判决书,只是评委从专业角度选出的 “心头好”。
段奥娟的入围不是 “运气好”,是她从歌手到演员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章子怡、杨幂们的掉提也不是 “失手”,可能只是差了点 “天时地利”。
中国电影需要章子怡这样的 “老戏骨” 撑场面,也需要段奥娟这样的新人带来活力。
比起纠结 “谁该提名谁不该提名”,不如多关注这些真正优秀的作品。
毕竟对演员来说,提名只是个起点,能让观众记住的角色,才是最硬的 “奖项”。
而对我们观众来说,学会看懂评奖背后的逻辑,比跟着骂街有用多了。
来源:云梦说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