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妈睡了我老公”——这六个字,去年在印尼 TikTok 上刷到的人,一秒就点进去。
“我妈睡了我老公”——这六个字,去年在印尼 TikTok 上刷到的人,一秒就点进去。
没人想错过一场真人版伦理核爆。
核爆女主诺玛,今年 28 岁,西冷市卖手机壳的小老板。
去年 3 月,她把捉奸视频剪成 59 秒,配一首《Syukur》bgm,直接丢上网。
视频里,她妈穿着她的新婚睡衣,她老公裹着浴巾,两个人像被按了暂停键。
播放量 3 小时破千万,评论区清一色:“这剧本杀敢写,我都不敢看。
”
一周后,更野的事发生:Netflix 宣布把这段家丑拍成电影,片名就叫《诺玛》。
当事人自己当顾问,编剧天天蹲她家门口,连她喝几勺椰糖都记笔记。
今年 3 月片子上线,全球 5000 万次点击,把印尼本土纪录踩在地上摩擦。
有人骂“吃人血馒头”,可数据不会撒谎:同期同类真实事件改编片,立项量暴涨 47%。
为啥越禁忌越上头?
一条法律把大家吓出窥私欲:去年 1 月,印尼新刑法生效,婚外性行为最高关一年。
亚齐省已经公开鞭了 17 对,皮开肉绽的视频在 WhatsApp 疯传。
越不让干,越想看别人怎么干——人性就这么欠。
片子里最炸的一幕,是诺玛把老公和亲妈反锁在客房,隔着门问:“妈,我幼儿园接送牌你还留着吗?
”
影院里有人当场哭崩,不是心疼,是代入:
“万一是我,我锁还是不锁?
”
“我妈给我带过孩子,也带过绿帽?
”
这种羞耻共情,比煽情配乐好使一百倍。
电影火了,现实更抓马。
诺玛前夫出狱那天,被网红公司围着递名片,报价 1 亿印尼盾(约 4.5 万人民币)拍“忏悔真人秀”。
她妈更绝,在监狱里写了 200 页日记,版权已卖给雅加达出版社,书名暂叫《床上的母爱》。
一家人把丑闻拆成三份,各自变现,网友笑称:“全家桶,啃到骨头都不剩。
”
最离谱的是诺玛本人。
7 月,她推出个人口红品牌“Norma’s Choice”,色号只有一支——True Red。
广告文案抄的就是她视频里那句:“真正的红,是抓奸那晚我嘴上的血。
”
首周卖断 2 万支,工厂连夜加单。
她在直播间说,每卖一支,捐 1000 盾给“婚姻受害者援助组织”。
有人骂她蹭自己热度,她回怼:“我蹭我自己,犯法吗?
”
眼看大选要来了,保守派议员放话:再拍这种“道德犯罪爽片”,就加 30% 惩罚性税收。
可制片公司早学精了,注册地改到新加坡,钱走美元结算,你税你的,我拍我的。
学术圈给这现象起了个名——“诺玛效应”:
当国家把私德写进刑法,民众就把偷窥做成 GDP。
有人担心带坏小孩,可雅加达大学课堂里,社会学教授直接放《诺玛》当教材。
作业题只有一道:
“如果丑闻能变现,隐私还是隐私吗?
”
学生交上来的答案千奇百怪,最高票的一句:
“在流量时代,家丑不是丑,是未上市的股票。
”
片尾字幕滚动时,屏幕黑底白字写了一行:
“本故事由当事人授权,部分情节艺术加工。
”
观众散场,手机一震,TikTok 推送新热搜——
“#我妹睡了我未婚妻#,真人直播捉奸,链接在评论区。
”
大家骂归骂,手指还是诚实地戳了进去。
毕竟,谁愿意错过下一颗伦理核弹?
来源:莲乡情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