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世界大战》续集为何“难产”?多重因素的十年博弈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09:45 3

摘要:2013年上映的《僵尸世界大战》,以全球疫情视角下的僵尸灾难叙事,成为当年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作品。然而,这部全球票房超5.4亿美元的影片,其续集的筹备却跨越近十年仍无定论,甚至多次传出项目搁置的消息,背后是多重现实因素的交织制约。

2013年上映的《僵尸世界大战》,以全球疫情视角下的僵尸灾难叙事,成为当年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作品。然而,这部全球票房超5.4亿美元的影片,其续集的筹备却跨越近十年仍无定论,甚至多次传出项目搁置的消息,背后是多重现实因素的交织制约。

前作“难产”阴影:制作创伤的连锁反应

第一部的拍摄历程堪称坎坷,为续集埋下了谨慎的伏笔。项目初期便经历导演更迭,马特·里夫斯接替原定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接手创作。拍摄阶段更遭遇意外状况,大规模蝗虫入侵导致片场多次停工,后期制作中又因视觉效果未达预期,耗费大量资金与时间进行重拍修改。一系列波折使得最终成本远超初始预算,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制作经历,让制片方对续集的推进抱有强烈的风险警惕,担心重蹈预算失控、进程拖沓的覆辙。

剧本创作瓶颈:延续与突破的两难

续集剧本的打磨始终未能找到平衡点,成为阻碍项目推进的核心症结。第一部以“全球抗僵尸疫情”构建了宏大叙事框架,而续集需要在保留这种紧张感与全球视野的基础上实现创新,难度极高。据悉,多位编剧先后参与剧本创作,却始终未能拿出令各方认可的方案。如何在第一部中“疫情得到控制”的结局后,重新构建具有同等规模感与紧迫感的危机场景,避免陷入重复套路,成为剧本创作的最大难点,缺乏扎实的故事框架让后续工作无从展开。

成本与回报的博弈:高风险下的决策犹豫

大规模制作模式带来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制约了续集的启动。第一部中全球取景、群像式僵尸场面等设定,决定了其天然的高成本属性。而续集若要维持同等制作水准,预算很难压缩,但在剧本尚未成熟、市场偏好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出品方面对巨额投入心存顾虑。他们需要明确的证据证明续集能复制甚至超越前作的成功,这种对回报不确定性的担忧,使得资金投入决策始终难以落地。

核心主创的不确定性:档期与意愿的双重制约

作为影片灵魂人物,布拉德·皮特的参与状态直接影响项目走向。近年来,他接连投身《焦点》《间谍同盟》《好莱坞往事》等多部作品的创作,日程安排始终处于饱和状态。更关键的是,经历过第一部充满波折的制作过程后,皮特对于再次参与这类大规模、高风险项目需要更充分的考量。而制片方深知,其作为主演与制作人的双重身份对影片的重要性,主创意愿的摇摆使得项目推进缺乏核心推动力。

尽管2024年曾出现概念预告片相关的消息,但截至目前,续集仍未进入实质拍摄阶段。从现有信息来看,这部续集的“难产”,本质是前作制作创伤、创作瓶颈、商业风险与主创协调等多重问题的集中体现。唯有当剧本打磨成熟、各方诉求达成共识,这部备受期待的作品才有可能真正迎来启动的契机

来源:暴躁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