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第 82 届威尼斯电影节颁奖典礼上,当“最佳女演员” 的荣誉砸向辛芷蕾时,这个在演艺圈摸爬17年的东北姑娘终于熬出了头。
前脚刚在威尼斯电影节捧起影后奖杯,成为继巩俐、叶德娴后,第三位拿下该奖项的华语女演员。
后脚回国就被“家里人”挑出满身“毛病”,从演技到履历无一幸免。
然而辛芷蕾这场“冰火两重天”的遭遇,却恰恰印证了张艺谋说过的一番话。
2025年9月,第 82 届威尼斯电影节颁奖典礼上,当“最佳女演员” 的荣誉砸向辛芷蕾时,这个在演艺圈摸爬17年的东北姑娘终于熬出了头。
她穿着香奈儿的高定礼服,手捧沃尔皮杯,站在领奖台上用中文掷地有声:
“十几年前刚入行时,我吹了一个牛,说自己要当国际巨星,结果遭受到了好多嘲笑,但今天我做到了。”
辛芷蕾的获奖感言真实又生动,不但让全场掌声雷动,国内各大央媒更是纷纷点赞转发。
而当时的外媒镜头,恨不得追着辛芷蕾拍,就为记录这华语影坛的高光时刻。
而且这份荣誉,直接让她成了全球顶流:香奈儿官微连发 5 条动态庆祝自家形象大使获奖,国际杂志为抢她的封后首刊,都快打破了头。
可国外风光无限,看上去自信又大气,回国后的辛芷蕾,却似乎没了这份松弛。
9月24日,山西古城平遥,举办第九届平遥国际电影节,很多大腕明星参加,刚拿下国际影后的辛芷蕾也现身红毯。
一身高定礼服的辛芷蕾,状态看上去相当不错,媒体们也是争先恐后拍下这位国际影后的倩影。
只是没想到,在辛芷蕾淡定优雅的外表下,心里却非常紧张。
在电影节的内场活动中,辛芷蕾上台发言,第一句就说自己挺紧张的。
她说在上台之前,导演蔡尚君对她说,来平遥电影节展映《日卦中天》,比去威尼斯电影节还要紧张,当时她不理解,还劝导演放宽心。
在辛芷蕾看来,电影他们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只能交给观众,好不好看大家说了算。可没想到一站在台上,自己也非常紧张。
这时候她才理解导演的心情,原来不管在外面混得多好,其实最在意的还是“家里人”的感受和肯定。因为担心国内观众对电影的评价,所以辛芷蕾希望大家能支持、多提意见。
辛芷蕾发言时紧张到一度哽咽,网友从视频都能感受到她的心情。
而就在今天,《日卦中天》终于定档11月7日上映,辛芷蕾以及全剧组关心的“家里人”评价,已经开始陆续传来。
之前,《日卦中天》只在威尼斯、多伦多和釜山三地放映,海外观众和媒体对辛芷蕾这部作品几乎一致好评。
国外媒体和观众,纷纷在影评中盛赞这部片以及辛芷蕾的表演,说影片很沉重,辛芷蕾层次分明的演绎,也撑起了影片的情感重量,她的天赋十年难遇,荣获威尼斯影后实至名归。
外国人评价高,海外华人看后评价也非常不错。其中比较一致的评价,就是一句“后劲太大”,很多人都不忍心看第二遍,说剧情和演技都太震撼人心了。
不过,恰如一句话说的:最苛刻的审视永远来自自己人,最纯粹的认可反倒常来自远方。
辛芷蕾在国际上评价很高,但随着关注度攀升,尤其是电影在国内定档后,国内部分网友的质疑、唱衰声却不绝于耳。
有人吐槽剧情,有人吐槽演员或演技,甚至有人翻出辛芷蕾的早年履历,质疑她“中戏进修经历与对外表述不符”,还嘲讽她挑文艺片钻空子,看妆造就挺油腻,这部片子的票房不会好。
其实《日卦中天》国内还没有上映,留言的这些网友多数并没有看过电影,顶多就是看了一些片段或剧情介绍。
但他们语气笃定的样子,就像自己是资深影评人一样,而辛芷蕾或许是看了部分“家里人”的评价,所以才体会到导演的心情。
有理性的网友说道,电影好不好,其实只有放映过的IP评价才有参考性,国内还没看到就一堆黑的,很容易误导大家。
辛芷蕾估计也是看了不好的评价,所以才这么紧张。但这位网友看到韩国放映后的最新评价,应该是华人写的,说这部电影很不错,还好没错过,希望大家能亲自去看看再做评价。
其实辛芷蕾面对新片被质疑的舆论境遇,张艺谋曾经的一番话,或许能给出破局思路。
2023年,他曾在央视的一次采访中,谈到面对网络争议和负评这个问题,说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发声,各种批评的声音涌现,是很正常的现象,自己就是在骂声中成长的。
尤其是文艺片,本就存在受众欣赏差异。所以张艺谋强调,要以平常心看待这些评价,从中汲取有价值的建议,就像人吃五谷杂粮一样,哪样都少不了。
这种把争议当常态、视批评为食粮的态度,不仅是张艺谋个人的创作智慧,其实也为身处舆论场的辛芷蕾提供了一种解法。
在喧嚣的声音中保持本心,从多元的评价里汲取养分,才能在创作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这些争议。不必因外界的唱衰而自我怀疑,也不必因国外的赞誉而骄傲自满。
对于那些客观指出不足的声音,要虚心接纳,将其转化为提升自己演技的动力,而对于那些纯粹的恶意嘲讽,则可以淡然处之,不被其左右情绪。
其实,辛芷蕾这次拿奖的影片是部文艺片,这类片子受众本就相对小众。
眼下这电影在国内还没大规模上映,好多观众没看过正片,对影片的风格、藏在里面的门道都没直观感受,出现 “欣赏不来” 的声音其实很正常。
就像张艺谋说的那样,互联网时代谁都能开口说话,这些观点未必都建立在对作品全面了解的基础上 —— 不少人可能连电影片段都没看过,就跟着凑了热闹。
不过这事儿也不用替辛芷蕾着急,她肯定能想明白该咋走。再说这也不是她独一份的经历:当初巩俐刚出道,不也被人骂 “土气”,说她戏路窄?
还有张曼玉早年因为不是科班出身,被喷了好多年 “花瓶演技”,可现在俩人不都成了影坛拿奖拿到手软的传奇?
辛芷蕾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那些唱衰的声音,相信终将被她一个又一个扎实的角色淹没。
毕竟在演艺圈,能走得远的从来不是完美的履历,而是藏在角色里的真心与狠劲。大家说呢?
来源:木乔简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