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老师是一位小学校长。他早年丧偶,自己拉扯2儿1女,三个孩子。别人劝他续弦再娶,他却因为看到自己的好友再婚后,后母虐待继女刘敏华,因而不愿再婚。
陈老师是一位小学校长。他早年丧偶,自己拉扯2儿1女,三个孩子。别人劝他续弦再娶,他却因为看到自己的好友再婚后,后母虐待继女刘敏华,因而不愿再婚。
后来,好友去世,后妈便带着继女刘敏华离开了这座城市。
十年之后,刘敏华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又回到了这座城市。她向陈老师寻求帮助,希望陈老师帮忙找工作。
人到中年,快退休的陈老师遂让刘敏华到自己的学校当老师。
拒绝刻板印象:女性必须结婚!
陈老师要退休了,他把自己的学校交给刘敏华管理,但是又不放心,因为他认为小敏以后结婚肯定会耽误管理学校。于是就产生了下面的对话!
千百年来,女性必须结婚就是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即便是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依然有不少人是这样认为的。
可是大家想一想,这部电影拍摄的时间是1947年,在新中国都还没有成立的年代里,已经有刘敏华这样独立自强又善良自信的新女性,她们努力经营事业,勇敢做自己,希望打破人们的刻板偏见。
拒绝年龄焦虑!人生需要重头再来的勇气!
电影中的刘敏华真的是具有新思想的独立女性。
当陈老师因为家人反对自己退休后再继续工作,而心情烦躁的时候。
刘敏华再次让陈老师醍醐灌顶!
中国人好像除了青年,就是老年,中年人被社会抛弃了
当陈老师发现家里人已经给自己打好了棺材的时候,不禁想到自己才刚退休,还有心有力,却被家人给准备了棺材,便再次发出了感慨。敏华再次以和煦的暖阳般的话语温暖了他。
这一幕也与电影名称《哀乐中年》刚好点题,中年人的悲歌。
在中国,中年人是被社会抛弃的一群人。
找工作,他们只招18-35岁,退休规定的则是最早55岁以后。那么请问35岁-55岁的中年人应该干什么?
35岁去上班,被嫌老。40岁退休又太早。那我们该怎么生存、生活。
保洁、保安、保姆的职业,并不能承载如此大基数的中年人。
创业也不是人人都有资金,摆摊每天被城关追着跑,自媒体也算气运之子,万里出一!
是谁该起带头作用,拒绝年龄歧视,不搞年龄焦虑,我不说。
年轻人未老先衰
当陈老师又再次感叹自己被年轻人抛弃的时候,敏华发出了那句振聋发聩的言论:现在的年轻人不过是一群未老先衰的人罢了。
明明是二三十岁的年纪,身体还很年轻,但是思想已经入土。这些年轻人被所谓的陈规旧矩制约。他们的思想一点也不先进,一点也不开放,一点也没有格局。他们的精神面貌不如同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反而像下午6、7点钟的夕阳!
这虽然是70多年前的片子,但是怎么感觉像现在年轻人的写照呢!好像神预言一样,预测到当今的年轻人的状态!
年龄不应该成为爱情的阻碍!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
在这部电影中,敏华有一个追求者孙老师,这个孙老师和敏华年纪相仿,开始因为自己只是一个穷老师不敢表白。
后来,换了工作,收入高了,他便拜托陈老师替自己说媒人。
没想到敏华却因为感觉孙老师太自私而拒绝了他,反而向陈老师表白了:一直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嫁给陈老师。
虽然陈老师已经人到中年,快50岁了。他感觉自己不应该耽误敏华,但是架不住敏华喜欢啊!于是孙老师求爱失败,悲剧了,被陈老师截胡!以下对话还是非常搞笑的!看得出来,有了爱情的滋润,陈老师飘了,很得瑟!
生比死重要,好好活着,向死而生!
陈老师终于和敏华走到了一起。家里人很反对这对老少恋,并表示不会参加他们的婚礼,也不会允许他们住在家里。于是这两个决定,搬到陈氏墓园住。并且在墓地里结婚和开办学校!
故事的结局就是他们竟然真的搬到了自家的墓地,并且在墓地里开办了学校,还在这里生了孩子!
这结局简直震惊我一整年!在墓地里结婚安家,墓园变成学校,还有小生命的诞生,这是不是映射着旧思想的消亡,新思想的诞生!中年的哀乐,被爱情和爱人救赎,让人重新燃起希望之光,生命之火!
其他的支线剧情,也是金句频出,引人深思。
关于择偶,是否应该看重男方的学历?当时的进步女性是这样说的。
关于是否应该干涉年轻人的婚姻,陈老师是这样回答的!
原来读书无用论70多年前就存在!
原来70多年前的大学生也是毕业就失业!
小马说:也许电影的意义就是可以让我们得到一次思考,是否需要那样在意别人的眼光,难道40多岁的人就真的老的什么事儿都干不了了吗?难道年龄就是我们放弃理想的理由?
什么年龄干什么年龄该干的事儿,必须结婚?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70多年前的老电影,不知道是他们思想太超前,还是我们太落伍,亦或者是我们生活在平行世界。为何这里的金句,放在今天仍然适用,仿佛神预言一般照见了当今社会相当大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
参考资料:电影《哀乐中年》
来源:小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