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电影,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部跨越68年依然翻拍不断的黑白片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2 09:10 3

摘要:这部由比利·怀尔德执导,根据阿加莎·克里斯蒂同名戏剧改编,上映于1957年的电影《控方证人》,之所以能经历时间考验,几经翻拍,成为经典,可不仅仅是因为其精彩的反转剧情。

伦敦的老贝利法庭内,一场谋杀案的审讯正在进行。

发明家伦纳德·沃尔被指控杀害了一位富有的寡妇,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他。

而他的救星,是刚出院的大律师威尔弗里德·罗巴茨。

这位律师不顾医生和护士普利姆索尔的劝阻,执意接下了这个案子。

案件的关键人物是沃尔的妻子克里斯汀,她冷静的像个寡妇,行为举止充满谜团。

这部由比利·怀尔德执导,根据阿加莎·克里斯蒂同名戏剧改编,上映于1957年的电影《控方证人》,之所以能经历时间考验,几经翻拍,成为经典,可不仅仅是因为其精彩的反转剧情。

怀尔德采用了一种高度控制的拍摄手法,他甚至不允许演员提前阅读最后十页剧本,以确保他们反应的真实性。

这种做法在当时相当罕见,却成就了每个演员最真实的张力。

查尔斯·劳顿饰演的威尔弗里德律师,将傲慢、聪慧与疲惫的英雄气概完美融合。

玛琳·黛德丽塑造的克里斯汀,则用冰冷的表情和克制的动作,诠释了什么是"神秘莫测"。

电影中的幽默感,很大程度上来自劳顿与艾尔莎·兰彻斯特的互动,现实中是夫妻的二人,在片中却演绎着监护与被监护的紧张关系。

护士普利姆索竭力控制律师的饮食起居,而威尔弗里德则用各种小聪明逃避管束,比如手杖藏着雪茄。

这些场景不仅缓解了法庭戏的压抑感,更让角色显得真实可信。

真正推动剧情的是克里斯汀这个角色,她先是愿意为丈夫作证,却在法庭上突然转为控方证人。

庭审初期,情况对伦纳德·沃尔极为不利,控方证据铁证如山。

辩方领袖威尔弗里德爵士虽相信伦纳德的清白,但苦无直接证据。

此时,案件的唯一希望似乎全都寄托在伦纳德的妻子克里斯汀身上,她是伦纳德声称案发时与自己在一起的不在场证明唯一证人。

但克里斯汀最初给人的印象冰冷、疏离,甚至对丈夫的处境漠不关心。

她极不情愿地来到威尔弗里德的办公室,并冷淡地表示会为丈夫作证。

她的态度让威尔弗里德和观众都心生疑虑,觉得这个证人不可靠。

转折出现在法庭上,当辩方传唤克里斯汀时,她站上了证人席。

控方律师首先对她进行盘问,令人震惊的是,克里斯汀非但没有为丈夫提供不在场证明,反而一改此前对威尔弗里德的承诺,彻底倒向了控方。

她承认自己与伦纳德并非合法夫妻,因为她的前夫其实还在世。

法庭上,她表示案发当晚,伦纳德确实很晚才回家,并且衣服上沾有血迹。

她声称伦纳德向她坦白了罪行,说他在与死者争吵时失手杀了她。

最致命的一击是,她提供了一个动机,伦纳德厌倦了她,并认为只要那位富有的寡妇死了,他就能继承财产,然后离开克里斯汀。

在这场戏中,控方律师梅耶斯先生与克里斯汀的一问一答,句句直击要害。

梅耶斯先生:“现在,沃尔夫人,我必须问你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你丈夫,被告伦纳德·斯蒂芬·沃尔,有没有向你承认过他杀害了埃米莉·弗伦奇?”

克里斯汀,毫不犹豫,清晰而冰冷地回答道:“有。”

梅耶斯先生乘胜追击:“他是怎么承认的?”

克里斯汀语气平静却极具杀伤力:“他说,‘我杀了她’。”

现场一片哗然,伦纳德·沃尔完全惊呆,在被告席上失控地大喊:“克里斯汀!天哪!克里斯汀!你都在说些什么?!”法警不得不制止他。

他的反应充满了难以置信和背叛,让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一个被自己妻子无情诬陷的可怜人。

经验老到的威尔弗里德爵士,显然也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个情况。

他目瞪口呆,之前所有的准备都被彻底打乱。

自己不仅被证人欺骗,而且案件已经到了万劫不复的边缘。

法庭上,陪审员们面露震惊和厌恶之色,认为证据已经确凿。

这个转折便是影片最大的“炸弹”之一,它彻底颠覆了观众的预期。

它将妻子口中最直接的证据呈现给了法庭,几乎宣判了伦纳德的死刑。

克里斯汀的形象从一个神秘的妻子,瞬间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不惜亲手将丈夫送上绞刑架的“蛇蝎美人”。

玛琳·黛德丽的表演,用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性,将这种背叛感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不寒而栗。

同时她也将威尔弗里德爵士逼入了绝境,让观众无比好奇,这位律师如何还能绝地反击。

当然,正如所有看过电影的观众所知,这个故事的情节远未结束。

威尔弗里德爵士在震惊之后,很快发现了克里斯汀证词中的破绽,并由此引发了后续一系列更加惊人反转。

如此看来,这部电影远不止于讲述一个精彩的推理故事,更在于真相的相对性,以及法律与伦理之间的永恒矛盾。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悲剧的核心是情节布局。

而《控方证人》在这一点上做得尤为出色,它不依赖单个角色的魅力,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情节反转,揭示人性中的道德困境。

律师的胜利,从某种角度看反而映射出法律的无力,即使程序正确,人性的复杂,仍可能超出掌控。

克里斯汀的角色,她冷静算计,利用体制、欺骗体制,最终却成为整个故事中最悲剧的角色,她爱自己的丈夫,为了帮他脱罪,甚至不惜背上骂名,可结果却惨遭背叛。

这种人物塑造,超越了普通类型片的框架,赋予影片更强的讨论空间。

KinoLorber工作室,在2024年对这部电影进行了蓝光修复版发行。

画质得到显著提升,原始黑白影像的灰度层次更加丰富,法庭场景中的细节,律师袍的纹理、人物面部的阴影变化,都清晰可辨。

音轨虽然保持单声道,但对白清晰度和环境氛围感都得到了很好保留。

特别收录中包含影评人约瑟夫·麦克布莱德的评论音轨,以及怀尔德与沃尔克·施隆多夫的访谈。

这些资料还提到选角过程中的替代方案,比如杰克·莱蒙和吉恩·凯利都曾被考虑出演沃尔一角。

最终泰隆·鲍华获得了这个角色,而这也成为他生前最后一部完整作品。

怀尔德在访谈中透露,他对克里斯蒂的原著进行了多处改动。

比如威尔弗里德的心脏病和护士普利姆索都是新增的角色,这些调整让电影超越了舞台剧的局限。

更何况,怀尔德当时正处于职业生涯的转型期,前作《倒扣的王牌》的市场失利让他倾向于选择更稳妥的项目,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没有放弃作者表达。

《控方证人》的成功,并不仅仅依赖于结局的反转,它巧妙融合了悬疑、人性、幽默与哲学思考,同时拥有一批出色的演员和技术团队作为支撑。

这部电影在1957年获得六项奥斯卡提名,至今仍被公认为影史最伟大的法庭剧之一。

即使观众早已知晓结局,却仍然愿意一次次,重温故事。

来源:财如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