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太阳731》三部曲:人间地狱是真相,视觉冲击是表象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9 10:58 2

摘要:我用了三个晚上看完了这大名鼎鼎的《黑太阳731》三部曲,我自认阅片无数,各种各样的类别几乎都有涉猎,仍然在观看《黑太阳731》的某一瞬间,我低下头,转移了视线。

《黑太阳731》导演牟敦芾。

我用了三个晚上看完了这大名鼎鼎的《黑太阳731》三部曲,我自认阅片无数,各种各样的类别几乎都有涉猎,仍然在观看《黑太阳731》的某一瞬间,我低下头,转移了视线。

有人说导演牟敦芾丧心病狂,竟然用真尸体来拍摄电影。

在那个特效还未诞生的电影市场,这种血腥的真实让人头皮发麻,现在想来也是对逝者的不够尊重。

但真正击溃人心的是为什么会有如此残忍的事情发生?

电影,是不是在虚构历史?

历史,在那一个年代,是否滑向了人性的深渊?

《黑太阳731》的开始,牟敦芾用这十个黑幕白字无比清晰的打在了银幕上。

在华语影坛关于战争罪行的影像记录中,《黑太阳731》三部曲是极具争议却又无法忽视的存在。

它以近乎残酷的镜头语言,从日本施暴者的视角,撕开了侵华日军731部队的罪恶黑幕。

这部电影的创作契机源于导演1983年在内地拍摄时了解到731部队暴行,历时4年搜集史料,突破中日关系"蜜月期"的政治阻力完成拍摄。

影片采用半纪录片式的写实风格,无主线剧情,却以碎片式的场景拼接,还原731部队的滔天罪行。

实景拍摄于哈尔滨731部队遗址(当时为学校),片中焚尸炉、实验室等场景均为真实场地。

与后来许多同类题材不同,牟敦芾选择了日本少年兵的视角展开叙事。

通过他们从人性挣扎到麻木的全过程,揭露军国主义对人性的系统性摧毁。

少年兵与小哑巴的友情被利用,最终小哑巴遭无麻醉解剖,手中紧握的球滚落象征人性泯灭。

军官训练少年兵将受害者称为"马路大"(日语"圆木",意为实验材料),消解其道德负罪感。

《黑太阳731》中最令人感官不适的三个场景,小哑巴被解剖最为震撼。

其次是实拍的猫鼠互食和减压人体爆裂实验。

在小哑巴这场戏中,据说当时执刀扮演日本军医的演员,现实中正是外科医生,不然再专业的演员也不会在面对真实尸体的时候能如此淡然处之。

(截自《黑太阳731》)

不同于暑期档热映的《南京照相馆》中对日本侵略者一坏到底的描写,《黑太阳》系列几乎都在故事的取向上,更加寻求人性中未泯灭的存在。

无论是第一部日军少年班与小哑巴的不打不相识,甚至在小哑巴去世之后,少年班众人一起去袭击自己的上司。

第二部不愿再重操旧业研究细菌战被杀害的前731队员,还有日本军人与樱花少女的爱情。

第三部中不离不弃的同乡情,如果不是放在侵华战争的大背景下,观众很容易被带入其中,稀释掉更为残忍的时代背景。

(第二部中的731成员重逢)

《黑太阳》系列第二部《杀人工厂》换做何志强导演。

影片采用双线叙事,一条是战后(1950年代初)731部队前成员被召集,试图重启细菌战研究。

另一条是战时通过主角佐川的回忆,通过一对恋人再现部队内部的残酷故事。
饭田与爱子的悲剧:日本医生饭田被征召入731,与恋人爱子分别。

爱子父亲是一位对中国人有同情心的医生,最终感染细菌死亡。为寻找饭田,爱子伪装成中国人成为"马路大"进入731部队。

两人相见后引发被囚中国人冲出囚室,饭田在与731同僚的战斗中被杀。

这一剧情延续了首部曲的人性探讨,展现了即使是在恶魔部队中,也存在人性的挣扎与光辉。

(饭田与爱子)

而作为系列完结篇,狗尾续貂的第三部《死亡列车》的故事紧接第一部结尾的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关东军溃败,731部队奉命紧急撤退。

影片中,饰演饭田的演员继续出演,改名伊东,在销毁细菌温床时感染鼠疫。

他的同乡隐瞒这个消息,一起登上撤离列车。细菌在密闭列车内扩散,引发恐慌,这列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死亡列车"。

影片主题从"主动作恶"转向了"恶果反噬",揭示了罪恶最终也无法被完全控制或掩盖,终将吞噬制造者自身。

《黑太阳》三部曲最终画面

在豆瓣评论里有网友贴出一段对牟敦芾的采访,大意是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角度去呈现那段历史?

原文:

记者:西方的电影一般都如此处理,比如大屠杀,德国人总是被描绘成恶魔一般的动物,没有任补偿气质(redeeming quality,指不良性格的良性对立面,如小气但忠诚。——译者注),然而您却给予了日本人大量的同情,这是为什么?

导演:我同情那些受到他人洗脑式教育,以及在命令压力之下对他人施暴的人,因为他们是无辜的。以当下美国与伊拉克作为例子,许多人只知道国政府告诉民众的关于伊拉克的事情,然而有许多东西政府没有向民众告知。所以美国公众不应对战争行为负责,因为他们只知道政府所告诉他们的。这与日本帝国是一样的,士兵,医生还有老百姓是无辜的,他们认为他们这样做是好的,为了一个合理的理由,为了日本,为了天皇,因为这都只是政府所告诉他们的。请记住,日本侵略中国是为了“解放”被西方列强控制的中国,那些士兵相信这行为对中国和日本都是最有益的。

(截自《死亡列车》)

采访中还有一段话关于“马路大”的。

牟敦芾:在战争期间,日本人不认为中国人是人类,就像在我的电影里(《黑太阳731》)那样,他们管中国人叫“丸太”(Maruta,原意为木头,也指731部队人体试验中的被试验者),中国人甚至连畜生都不是。日本士兵在杀人,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错的,因为这是为了他们的人民,以及他们是在“解放”被西方压迫的中国人,这也是为了中国人。

这样的言论放在今天这个环境里好像有些不合时宜了。

现在的舆论环境在《南京照相馆》这样的叙事模式里达到一个相对大势所趋的观点,就是那个年代的日本侵略者,是毫无人性可言的。

不信你看陆川的《南京!南京!》在刚过去的八月被反复拿来批判,现在的观众不接受在这个历史伤疤的记忆深处,有一丝一毫对于侵略者的美化。

我在写《南京照相馆》1:谁的锦绣金陵?之后,一位相识多年的微信网友私信我,提出质疑。

我理解她想表达什么,她认为我并不理解。

最后鸡同鸭讲不欢而散。

看完《黑太阳731》三部曲后,我查看了一些资料,对于当年的731与南京,每个人该选择什么样的态度,自行理解吧……

(731头号恶魔:石井四郎)

石井四郎生于1892年6月25日,日本千叶县山武郡千代田村(现芝山町)人。从千叶县立千叶中学毕业后,他于1916年考入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1920年毕业并加入日本陆军,任军医中尉。

作为一名医学博士,石井四郎却是细菌战的狂热分子。他曾在1928年4月至1930年4月赴欧美考察细菌战技术与化学战潜力。

回国后,他极力鼓吹细菌战理念,声称“细菌武器杀伤力大、传染性强、死亡率高,而投资又少,节省钢铁,是一种很有力的进攻武器。缺乏资源的日本,要想取胜只能依靠细菌战”。

1933年,石井四郎在哈尔滨背荫河建立了首个“细菌研究所”(石井部队雏形);1935年,因基地暴动和设施局限,他将基地迁至哈尔滨平房区,扩建为规模庞大的细菌战大本营——这就是后来的731部队。
凭借对细菌战的“狂热贡献”,石井四郎一路晋升:1935年升军医中佐,1938年升军医大佐,1941年升军医少将,1945年更是爬上了军医中将的高位。

731部队总部设在哈尔滨平房区,占地约6平方公里,配有专用机场、铁路和发电站,对外伪装成防疫和供水单位,实则是日本军方精心策划的生物战研究机构。

石井四郎拥有三项“专利发明”:石井式细菌培养箱、石井式滤水器、石井式陶瓷细菌炸弹(细菌战的主要武器之一)。

731部队对外伪装成“防疫给水”单位,实则是一座以活人为实验材料的人间地狱。石井四郎将抓来的中国人、朝鲜人、苏联人、盟军战俘等称为“马路大”(意为“原木”,即实验耗材),对他们实施了一系列突破人性底线的暴行:

1. 惨无人道的“活体实验”

- 冻伤实验:将受害者手脚暴露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中,用风扇强吹制造严重冻伤,再用不同水温“测试”恢复效果,无数人因此肢体坏死、截肢致残。

- 细菌感染实验:强行给受害者注射鼠疫、霍乱、炭疽等致命细菌,观察其发病、死亡的全过程,以此优化细菌武器的“杀伤力”。

- 活体解剖:在受害者意识清醒时进行解剖,只为获取“新鲜”的器官样本,研究细菌对人体的破坏机制。

- 此外,还有气压实验(将人置于高压舱直至内脏破裂)、毒气实验、人兽血互换实验等,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731部队研发出鼠疫跳蚤、霍乱菌液等恐怖武器,并在石井四郎的指挥下,在中国多地实施细菌战:

- 1940年,浙江宁波被投放鼠疫杆菌,引发大规模鼠疫,数千平民丧生;

- 1941年,湖南常德遭受霍乱、鼠疫双重细菌攻击,疫情蔓延数年,数万民众死于非命;

- 据不完全统计,仅1940-1942年,日军细菌战就导致中国至少数万平民死亡,疫病长期肆虐。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石井四郎于8月10日率部仓皇撤回日本。在撤退前,为掩盖罪行,石井四郎下令炸毁所有主要建筑物,烧毁大部分绝密资料,并集体屠杀当时特设监狱里尚存的300多名“马路大”。

二战结束后,美国在几年时间内陆续派德特里克堡基地细菌战专家前往日本,向包括石井四郎在内的731部队主要成员了解日本细菌战情况。

石井四郎等人与美军达成一项秘密交易:把多年研究成果交给美国,换取731部队所有成员免于战犯起诉。

在美国的庇护下,石井四郎逃脱了审判,回到了日本故乡隐居。

1958年8月17日,他出席了731部队战友会“精魂会”聚会,并发表演说。

1959年10月9日,石井四郎因喉癌死在东京,终年67岁,至死未为其罪行受到任何审判!

(2023年日本京都大学731展)

揭露这段历史,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铭记历史教训,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维护人类的尊严与良知。

正如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所言:“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而这道光,必以历史的刺目灼烧为代价。

《耶利米书》中说道“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

近日新版《731》正在上映,我还没有看,但我明白一个道理,银幕重现往事是要提醒曾经的人性走入何等的深渊,而今日我们应该正视历史,不要让这人间地狱再次重现……

来源:利辛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