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快报》9月17日文章,原题:从《米莉》到《赛亚拉》,为何宝莱坞病女主角总沦为男主角救赎故事的棋子?对于病弱而美丽的银幕女郎,我们该如何看待她?观看莫希特·苏里执导的《赛亚拉》时,这个念头萦绕在我的脑海。尽管影片的审美和叙事可圈可点,但试图触及的叙事仍旧是
《印度快报》9月17日文章,原题:从《米莉》到《赛亚拉》,为何宝莱坞病女主角总沦为男主角救赎故事的棋子? 对于病弱而美丽的银幕女郎,我们该如何看待她?观看莫希特·苏里执导的《赛亚拉》时,这个念头萦绕在我的脑海。尽管影片的审美和叙事可圈可点,但试图触及的叙事仍旧是宝莱坞电影中“病弱女性”的经典套路:女子娇弱无力甚至身患重病,容颜绝美却甘当陪衬。
在伊姆提亚兹·阿里执导的《摇滚巨星》中,男主角乔丹和女主角希尔的故事同样是悲剧底色。希尔同样承袭着“薄命美人”的叙事模板——冒险精神逐渐被致命癌症耗尽。“希尔”在《赛亚拉》中化身为瓦妮·巴特拉,成为了拯救男人的女神,使命是用希望与激情取代英雄的悲伤。
我们也许可以试想另一种可能,电影中的男主角只是女主角生命旅程的同行者,疾病是瓦妮必须独自面对的课题,女主角们独自抗争,获得心灵的成长。“赛亚拉”在乌尔都语中意为“孤星”——那颗永不停歇的璀璨星辰。《赛亚拉》反复将男主角塑造成这样的孤星,但女主角却从来没有机会成为自己宇宙中的主宰,只是让身为作词人的她成为克里希的“传声筒”。
在观看《星辰恋人》时,我想起了因胃癌离世的姑母。她患病时心情终日焦躁,甚至喊叫、摔东西。她的病痛毫无美感可言,对她以及悉心照料她的丈夫而言,身体的痛苦是纯粹的。病痛使姑姑卸下了所有女性化的伪装。我想许多女性都经历过这种转变,但那些通过男性视角审视疾病的电影似乎永远无法理解这一点。
据报道,许多年轻人看完《星辰恋人》后痛哭着离场。影片确实饱含着丰富的情感,打动人心,但这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印度电影很少展现女性日常的挣扎和不美观的一面;疾病总是被美化为柔光下的牺牲,而非伴随而来的烦躁或疲惫。我们或许该直视女性的不完美,而非仅仅将她们塑造成“病弱的陪衬”。
《赛亚拉》本可以做到这一点——讲述一位女性在病痛时仍不懈地追寻生命力的故事,克里希则可以是一切的见证者。然而,在宝莱坞允许女主角展现这种生命力之前,病弱女性便只是为照亮男性而存在的脆弱星辰。(作者曼吉里·因杜尔卡尔,季铭译)
来源:环球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