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8年,以“僵尸片”见长的香港电影市场,迎来的90年代第一部“丧尸类型”的商业片,内容上山鸡大战丧尸,只是结局太悲伤《生化寿尸》。
1998年,以“僵尸片”见长的香港电影市场,迎来的90年代第一部“丧尸类型”的商业片,内容上山鸡大战丧尸,只是结局太悲伤《生化寿尸》。
横向对比,上次香港推出“丧尸片”是1974年的《七金尸》,过去了足足24年。
一般来说,对时间跨度巨大的类型片,按照以往的惯例,会先推出小成本试水作,测试市场反应,故此小成本的《生化寿尸》面世。
很奇怪的是,《生化寿尸》在当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票房平平,但却在多年后的今天翻红。
究其原因,一是片中的演员相继走红,其中不乏陈小春这种大红大紫的演员。
《生化寿尸》翻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咨讯发达,多年后很多影迷发现,《生化寿尸》有两个结局(其实还有第三个结局)。
第一个结局,陈小春饰演的无敌,和女主角细卷开车逃出商场,驱车进入一家加油站,无敌走进去找人,看到加油站电视上播报新闻,丧尸病毒爆发,传染渠道是市面上的饮料。
无敌扭过头望向汽车,发现坐在副驾驶上的细卷,正拿着车上的饮料大口喝。
看完新闻播报,无敌回到车上,坐在车上的无敌,似乎是在回想之前发生的事情,突然,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拿起细卷喝过的饮料,大口大口的喝起来,电影到此结束。
无敌和细卷两个商场的生还者,终究没有逃过丧尸潮的爆发,双双被感染。
开头一样,无敌和细卷到加油站,无敌在电视上新闻上看到,丧尸病毒大规模爆发。
无敌看完新闻,立马回头望向本该坐在车上细卷,但副驾上没有人,无敌很害怕,慢慢走向汽车。
等无敌刚走到车边,已经变成丧尸的细卷,冷不防从侧翼冲向他,一口咬在无敌脖子上。
和结局一样,无敌、细卷同样没有逃过丧尸潮,但殒命方式残酷,且事先没有征兆,后续该结局逐渐被放弃。
该版本不存于任何发行版里,是导演叶伟信在一次采访中提起,当时考虑到马来西亚的政策,推出的专供版。
简单来说,没有什么丧尸事件,一切都是无敌和他的小弟,两个不务正业的小青年,做的一场梦。
有一点是确定的,不管哪个结局,《生化寿尸》结局,和它的下场一样,结局太悲伤。
问题来了:《生化寿尸》为什么要出这么多结局呢?
1998年香港电影已经走向落寞,加上盗版横行,所以香港电影创作者们,开始尝试多不同的放映渠道,扩大收入来源,《生化寿尸》作为低成本的电影,无疑是当时众多尝试者之一。
《生化寿尸》非常聪明,它蹭热度的是当时大火的游戏《生化危机》系列。
对此创作人员们没有掩饰,陈小春饰演的无敌,在影片时就带着小弟,在商场里玩类《生化危机》的游戏,指向明确。
立项好,演员导演主创团队,在当时至少是二线水平。
可是《生化寿尸》非但没有像《僵尸先生》那样开宗立派,干脆直接在当时就扑街,甚至都没能在市场上引起波澜,悄无声息。
比如导演叶伟信,近几年他几部《叶问》系列累积下来,早已是一线导演。
演员方面,陈小春从《古惑仔》系列开始大火,《生化寿尸》里无敌的人设,和山鸡没有本质区别,陈小春演起来得心应手,有目共睹。
黎耀祥更不用说,从十年前开始,他已经是网络鬼畜区二创的核心成员,演技一块他有“三料视帝”称号。
黎淑贤、汤盈盈、张锦程等更是不用说。
张锦程,他通过《余罪》一剧,鸟枪换炮成了傅老大。
汤盈盈,非常经典的琵琶精。
黎淑贤《古惑仔3》里蒋先生的女优,山鸡应该叫她大嫂。
从影片质量上来,《生化寿尸》更偏粗制滥造,场地单一,更是随心所欲,在观众对电影有更高要求的背景下,还在玩戏谑无厘头的一套。
归根到底,即将进入千禧年的港片,遭遇了全面失败,海外市场不再买账。
本港盗版横行,其他地方市场崛起发起挑战,导致港片整体水平越来越低,《生化寿尸》浪费题材的同时浪费了演员,十分可惜。
《生化寿尸》最终票房只有620万港币,再加上不同渠道得到收入,虽然影片实现了盈利,但迫于港片无可挽回的没落,它注定会失败,同样失败的还有香港电影对此类题材的开拓。
来源:犀利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