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网飞上线了一部新电影《周四推理俱乐部》(The Thursday Murder Club),这可是鱼叔期待已久的作品。
养老院里的神探团,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意思?
最近网飞上线了一部新电影《周四推理俱乐部》(The Thursday Murder Club),这可是鱼叔期待已久的作品。
为什么呢?看看背后的阵容就知道了:
导演是拍过《哈利·波特》(前两部)和《小鬼当家》的克里斯·哥伦布,主演阵容更是逆天——海伦·米伦、皮尔斯·布鲁斯南和本·金斯利,光这些名字就足够让影迷们翘首以盼。
更别提这部电影还是改编自全球销量榜第一的畅销推理小说,原作者亲自担任制片,怎么看都像是要成为新一代悬疑经典的样子。
电影的故事设定确实挺吸引人,主角不是年轻敏锐的侦探,而是一群住在乡间高档养老院的老人。
他们组建了一个“周四推理俱乐部”,每周聚在拼图室里,翻看一些陈年旧案,纯粹当成一种娱乐活动。
几位成员各有来头:
· 一位是退役的神秘情报特工,擅长洞察人心;
· 一位是年轻时叱咤风云的工会领袖,行动力和组织力都在线;
· 一位是精神科医生,精通犯罪心理;
· 还有一位护士出身的老太太,对死亡和人性有着独特视角。
原本是打发时间的活动,结果却遇上了真案子——养老院的合伙人被杀了。
这事儿还跟老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另一个合伙人一直想把养老院卖掉,如果成功,这些老人可能会被分散到条件差得多的地方。
为了守住家园,他们决定亲自调查真相。
接下来的剧情看上去很有趣:老人们靠着心理学知识、生活经验,甚至是“八卦雷达”,一步步抽丝剥茧,展开调查。
他们的破案手段别出心裁,比如用出色的厨艺俘获人心、用“道德绑架”让警方通风报信,甚至凭借生活智慧从蛛丝马迹里发现关键线索。
这种“软实力”破案的方式,让电影多了一些温情和幽默。
同时也揭示了老年人在社会中被边缘化的困境,以及现代养老产业背后的商业化冲突。
虽然设定不错,但电影却没能把这些好牌打好。
首先,作为悬疑片,电影在最核心的推理部分就没立住。
案情推进得非常急,许多关键线索和动机都被大大压缩。
观众还没进入状态,案子就已经破了,缺乏那种层层抽丝剥茧的爽感。
其次,角色关系非常表面化。
原著中,老人们之间的友情、竞争,以及他们的隐秘过往,是推动故事的重要动力。
但在电影里,这些情感被大幅削弱,只剩下功能性的设定。
结果是,既没有强烈的悬疑感,也没有打动人心的情感深度。
另外,电影为了尽可能还原原著的完整故事,删去了许多生活化的细节,角色变得扁平,推理过程也成了流水账。
最终,观众只能看着几位世界级影帝影后在干瘪的剧本上用力表演,却无力挽回整体的失败。
《周四推理俱乐部》的失败,是一次商业失利,更是整个悬疑电影类型困境的缩影。
当资本过度追逐IP和明星效应,而忽视剧本的深度和新意时,观众的期待终究会变成失望。
真正优秀的悬疑作品,不需要靠噱头取胜,而是靠埋好的线索、意味深长的对白,以及最后一刻的真相揭示,给人带来那种发自内心的震撼感。
这,才是悬疑的精髓。
来源:潇湘十二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