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金熊猫奖在四川成都举行。本届金熊猫奖设立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四大单元,共征集到来自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343部作品参评,其中海外作品占比73.2%,充分彰显了该奖项的国际影响力和多元包容性。
9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金熊猫奖在四川成都举行。本届金熊猫奖设立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四大单元,共征集到来自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343部作品参评,其中海外作品占比73.2%,充分彰显了该奖项的国际影响力和多元包容性。
本届评审委员会由27位国内外影视文化领域的资深从业者和专家学者组成,整体阵容专业权威,受到业界、媒体与公众的广泛关注。
9月12日,第二届金熊猫奖纪录片单元评委、学者、导演何苏六接受媒体采访,谈及纪录片创作理念,纪录片和新闻媒体的不同之处。
第二届金熊猫奖纪录片单元的评委来自世界各地,主席来自德国。何苏六认为,纪录片具有国际传播性,它的文化折扣是最低的,不会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大的理解出入。“在讨论片子的过程中当然有意见不一样的地方,但大家有一种总体的共识。国外的评委还有些惊讶,在价值观方面、艺术审美方面,中国评委的很多理念和他们是吻合的。”
何苏六指出,纪录片最重要的价值是文献性。纪录片本体的非虚构性有类似于文献的作用,可以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存留下来,供后世去观看、阅读,是启示后人非常重要的载体。本届金熊猫奖提名名单回归到一些原始命题,如战争、家庭、人性等。
何苏六
现场来了很多媒体记者,何苏六拿他们举例,分析新闻的观察和纪录片的观察之间的区别。“媒体需要敏锐的观察捕捉,还要迅速的告知出去。如果我们现场现在有人正在拍纪录片的话,他一定不会站在最前面,当然我指的也不完全是一个物理的位置,他的视角不是在最前面的,不是来传递讯息的。他需要来表现这个场合的关系,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采访。”
何苏六继续以现场记者举例,讲述传播媒介的改变。他说过去接受采访中间肯定有一台笨重的摄影机,但这样这个房间就站不下那么多人。现在相机也能基本替代摄影机的功能,大家人手一个手机,这就是传播的工具。以前的传播有媒体作为焦点,现在人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视角传递信息,这是很大的变化。“最近有一部很火的纪录片《窗外是蓝星》,航天员自己就是摄影师,我觉得是非常了不起的工程。”
何苏六最后总结道:“纪录片独特的魅力,一个是你永远不会知道开着的摄影机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第二个是拍摄对象命运的发展是开放的,在记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段关系的描述。”
红星新闻记者 张世豪 编辑 曾琦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