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的人几乎每天都做梦,有时候会梦到奇怪的场景,有时候会梦到很久没见的人,醒来后要么记得清清楚楚,要么什么也想不起来。
做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些科学解释或许更靠谱。
有的人几乎每天都做梦,有时候会梦到奇怪的场景,有时候会梦到很久没见的人,醒来后要么记得清清楚楚,要么什么也想不起来。
很多人会纠结 “梦是不是有预兆”、“做噩梦是不是不好”,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做梦不是 “大脑没休息”,而是睡眠中很重要的一环。科学研究发现:人睡着后会经历不同的睡眠阶段,其中 “快速眼动睡眠期” 就是做梦的主要时段。
这时候你的眼睛会快速转动,大脑活跃度和清醒时差不多,但身体会处于放松状态,防止你跟着梦里的动作动起来。
一般来说,每晚你会经历 4-5 次快速眼动睡眠,越到了后半夜,这个阶段持续时间越长,梦也越清晰,所以早上醒来容易记得梦,而凌晨或半夜醒,反而可能只记得片段。
梦的场景是从哪来的?和你的日常生活有关,不是什么 “托梦”、“预兆”。
白天工作压力大,可能会梦到赶不上地铁、完不成任务;白天和朋友吵了架,梦里可能会接着争执,或者梦到和好了;
甚至白天看到的一个小场景、听到的一句话,都会悄悄藏进梦里,和其他记忆碎片拼在一起,变成了离奇的梦境。
就像有人白天看了科幻电影,晚上可能会梦到自己飞上天、和外星人对话,这些都是大脑在 “整理记忆” 的表现。
“为什么我会做噩梦”?噩梦很常见,大多和负面情绪有关。
最近焦虑、紧张,或者经历了不开心的事,大脑在睡眠时会把这些情绪释放出来,就可能变成噩梦;有时候睡前看了恐怖电影、听了吓人的故事,也容易做噩梦。
偶尔做一次噩梦不用怕,说明大脑在帮你 “消化负面情绪”,如果经常做噩梦,影响睡眠质量,是压力太大了,试试睡前听舒缓的音乐、泡脚,别想太多烦心事,慢慢就能改善。
“梦能不能预测未来”,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证明这。有时候你会觉得 “梦里的场景成真了”,更多的是 “巧合” 或者 “心理暗示”。
梦里梦到朋友要结婚,刚好过阵子朋友真的宣布喜讯,这可能是之前隐约听过朋友谈恋爱的消息,大脑在梦里把信息整合了;
还有时候是事情发生后,你下意识想起 “之前梦到过”,其实是记忆出现了偏差,并不是梦真的预测到了。
做梦是大脑正常的活动,不要过度解读,也不用因为梦到不好的内容就焦虑。
如果醒来记得开心的梦,就当是经历了一段美好时光;如果记得噩梦,别放在心上,告诉自己这是大脑在释放情绪。
来源:膳食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