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1年的徐克,开始了爆发。《倩女幽魂3》继续收割票房,但赚幅大降,且口碑不怎么样。为“新艺城”拍摄的《财叔之横扫千军》扑街了,而且扑得很惨,直接葬送了“新艺城”,致使其结业停产。好在,《黄飞鸿》大爆,让徐克彻底打响了新派武侠的招牌。
1990年的徐克,喜忧参半。
他出品的电影《倩女幽魂2》大卖,但精心打造的《笑傲江湖》因超支过多,没能赚到钱,好在口碑不错。
1991年的徐克,开始了爆发。《倩女幽魂3》继续收割票房,但赚幅大降,且口碑不怎么样。为“新艺城”拍摄的《财叔之横扫千军》扑街了,而且扑得很惨,直接葬送了“新艺城”,致使其结业停产。好在,《黄飞鸿》大爆,让徐克彻底打响了新派武侠的招牌。
进入1992年,徐克要大干一场了。
其执导的《双龙会》,票房与口碑双爆,尽管收益归于香港导演协会,但徐克获得了充分的认可。《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尽管发生李连杰罢演风波,但好在没有在市场上产生负面效应,一经推出,票房更是炸了,彻底引爆全球华语市场。趁着东风,同年之内马上推出《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再一次赚得盆满钵满,徐克坐稳了武侠宗师的地位。顺便,将雪藏的《龙行天下》改个名字《黄飞鸿92之龙行天下》,自我蹭IP,废片再利用,收割了一圈票房。
三部“黄飞鸿”题材的影片上映,并不是徐克的终点,他并没有因为《财叔之横扫千军》的失利,就对漫改失去了信心,这一年他再次推出漫改作品《妖兽都市》,满满的cult风格,使得这部影片评论两极分化,有叫好者也有批评者。徐克也见好就收,暂时没碰这一题材。
然后,徐克还有两部重量级作品推出,一部是《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另外一部是《新龙门客栈》。
这两部片,恰好代表了徐克武侠的两条路线。《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继承了《倩女幽魂》天马行空,潇洒飘逸的仙侠片的路线。《新龙门客栈》则继承了《黄飞鸿》的注重实战效果,偏向硬桥硬马动作片的路线。
因为《新龙门客栈》是合拍片,涉及的面更广,放到下一篇细说。
这里,先聊聊《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顺便提一下《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
时间,需要倒退到1989年,回到徐克筹拍《笑傲江湖》的时候。
徐克是有导演梦想的。他最想拍的是《黄飞鸿》《神雕侠侣》《西游记》等。《黄飞鸿》的梦想实现了。《西游记》的梦想直到2017年,执导了周星驰出品的《西游伏魔篇》,结果一塌糊涂,拍砸了。
1989年,徐克在黄霑的引荐下见到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先生,说自己想要拍摄他的作品。金庸有意让徐克导演拍摄《雪山飞狐》,可是徐克表示小时候看过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就是《神雕侠侣》,最好是拍《神雕侠侣》,实现梦想。
可是,徐克早年拍摄的《蝶变》和《蜀山:新蜀山剑侠》未能引起观众共鸣。金庸对徐克的能力有所保留,于是徐克拉上了胡金铨,说要与胡大师合作,自己只监制,导演工作全权交给胡导,金庸这才放心了。徐克决定先拍《笑傲江湖》练手,等积累了更多经验后再拍《神雕侠侣》。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徐克与胡金铨在拍摄过程中闹掰了,而且是非常不愉快。胡金铨被踢出局,演员大换角,最终成为徐克、程小东、李惠民联合执导。
最终,《笑傲江湖》还是上映了,金庸看完之后觉得还行,尽管改编的幅度有些大,但没有偏离小说的轨道。便允许继续出续集。
于是,在《黄飞鸿》大获成功之后。虽迟但到的《笑傲江湖》续集《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得以摆上台来,正式进行开发。
其实,最初按照徐克的设想,《笑傲江湖》作为小说大部头,原著近百万字的体量,一部电影肯定是无法囊括的,可以拆分成多部作品,分别进行改编,他计划拍四部,分别以岳不群、东方不败、任我行与独孤求败为主角。
不过,《笑傲江湖》的剧本是胡金铨的主导下编写的,由于胡老一向钟情于“明朝太监”的电影风格,因此他把没有时代的原著放到了明朝万历年间,而且在岳不群之外又原创了一个“古公公”,并由他担任大反派,甚至前半程的出挑程度远高于岳不群。
尽管胡金铨退出,剧本重写,但是这个重写其实是重构,已经在胡金铨划定的圈圈里重新编写,只是加了一些商业化的细节而已。所以,最终的作品在胡金铨的写实与唯美及徐克的飘逸与仙游的风格之间存在撕裂感。
等到正式开拍第二部《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这一次没有了胡金铨的牵制,徐克决定大胆地往前走一步,将风格更加狂野,更加飘逸空灵,更加浪漫潇洒,彻底突破常规武侠的限制。
要拍摄东方不败的故事,没啥不可以,但问题在于这个人物在原著100万字的篇幅里,只有3000字,加一起不满四页,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要将他扩展成一部电影,需要扩充很多,该怎么改?这是第一个棘手的问题。
徐克之所以叫徐老怪,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要想法,找他就对了。改编东方不败的故事,还就得是他了。
按说徐克的回忆,他很早之前就想拍这个人物了,因为原著里一个大男人得到了《葵花宝典》之后,为了练习神功而不惜自宫,终于炼成。可惜,男儿身不复存在,彻底变成了女人,这才把名字改成了“东方不败”。这个身份的改变与纠结,成为最早打动徐克的拍摄驱动力。
那是在拍摄《蜀山:新蜀山剑侠》的时候,当时剧组偶然做了一个全身着红衣的造型,徐克心中一动,就觉得如果拍一部电影,就让主角身穿一身红衣,应该很有气势。
后来,他才看了《笑傲江湖》这部小说,当他看到东方不败这个人物时,尤其看到他变成了女儿身的时候,当初的那个念头再次冒了出来,如果这东方不败身穿一身红衣,应该就对了,因为敢这么穿的人,一定是自傲的人,这不就是炼成神功的东方不败特有的气质。
然后,在拍完《东方不败》之后,他又在想,如果经历了第一部的成长之后的令狐冲遇到了东方不败,该会怎么样?那一定会很有趣。
嗯,两个传奇性的人物,放在一起一定会发生很多故事。
就这样,一些零散的念头,一点点攒起来,靠拢在了一起,居然让一部电影逐渐露出了面目来。接下来,就是引入编剧,召开编剧会,徐克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让他们去添加元素,真正变成剧本。
在剧本会上,继续商讨如何处理东方不败这个人物。最大的问题,在于当令狐冲遇到东方不败时,该按照男人处理还是按照女人处理?
徐克觉得,这正是本片最出彩的地方,当令狐冲与介于男女之间的东方不败产生感情纠葛时,他们该怎么办?两个人背景完全不同,一个是华山派弟子,一个魔教教主,一正一反,这样的相遇一定会让他们的交往变得立体而复杂,一定会大异其趣。
有编剧指出,这与原著已经关系不大了。
徐克觉得没有问题,原著提供了人物,提供了背景,这就足够了,限于原著之中,反而会让部分原著党挑刺,跳离开来,可以有更广阔的改编空间,原著党也无从挑刺。
那么,东方不败这样的人物,究竟该用男演员来演,还是用女演员来演呢?
徐克觉得,他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最初的想法是找男演员来演,变女性的时候就以反串的形式继续演。但仔细一想,一袭红衣的东方不败,那种遗世独立的自傲感,男演员未必能演得出来,他想了一圈当时的香港男演员们,想不出有谁能够胜任。
后来,就想换成女演员来演呢?
思维一变,格局马上打开了。而且,人选迅速就跳了出来,那就是林青霞。
《蜀山:新蜀山剑侠》里红衣造型,正是林青霞。而《刀马旦》里,林青霞由于发型师一直处理不好,后来干脆给她剪掉,换成了短发,结果这个偏男性化的造型,效果非凡,整个角色都显得英姿飒爽,气魄摄人。
所以,男性化的林青霞,加上仙女化的林青霞,不就是一个完整的东方不败嘛。
编辑会迅速达成一致,然后徐克兴奋地通知金庸,说演东方不败的剧本还没定,但演员定下来了,就是林青霞。
有很多自媒体说流传一则“东方不败一角原属梅艳芳,后来被林青霞取代”的传闻,这完全是错误的。
且看《永远的林青霞》一书中的段落:
1983年与徐克合作《新蜀山剑侠》时,林青霞扮演瑶池仙堡的仙女,后来中了邪魔。其中有一个镜头是她站在潭中的大石佛像上,挥舞着一身大红色衣裙倏然转身,中了邪似的狂笑。这个造型开启了徐克的某种灵感。待林青霞从石佛上下来,徐克以一种冷静又坚定的口吻对她说:“青霞,将来我一定找你拍一部戏。”
8年后,这个角色来了——一个男人,企图一统江山的教主“东方不败”。林青霞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因为我对他有信心。”
林青霞,从来都是徐克的第一人选。之所以传梅艳芳是第一人选,是徐克告知金庸之后。金庸觉得林青霞这样一个琼瑶电视剧的大女主,来饰演东方不败这样的角色,完全是胡闹,即便徐克再三说服,金庸还是不接受,然后说如果非要用女演员饰演东方不败的话,还不如用梅艳芳。
原著作者推荐演员的事,并不少,李碧华坚持用张艺谋主演《古今大战秦俑情》,就是典型。
但是,徐克很清楚自己想要拍的是什么样的一部电影,因此他多次与金庸进行沟通,力图说服他。即便是林青霞,当她拿到这个角色时,心里也是发憷 ,觉得反串还好演,这不男不女该如何演,完全没有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这个角色。
好在,徐克非常坚持自己,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推进。
至于剧情,既然已经抛开了原著进行自我推演,那么就彻底放开。金庸笔下的魔教,也即日月神教,原型是西来的摩尼教,但是到了徐克手中,他将日月神教改成了与日本有勾连的邪教。
因为香港动作电影对日本剑戟片有很深的渊源,很多香港动作导演都非常尊崇黑泽明,或多或少都向黑泽明电影偷师。徐克就觉得如果把《东方不败》与日本直接联系起来,那么片中出现日化的服饰,日系的道具就显得解释得通了,何乐而不为呢。
也因此,东方不败在片中的造型并没有采用传统武侠电影中规中矩的服装造型,而是融入了日本民族服装特点。本片的服装设计师张叔平在听了徐克对东方不败的阐释之后。回家思考了好几天,然后从日本战国时期的武将今川义元的画像上,找到了灵感,画了一幅草图去找徐克。徐克看到后眼前一亮,要的就是这种感觉,红白搭配,既清爽又热烈。
最终,片中东方不败的男性服装以白色为主,白色是冷色调,用以突出其飘逸,孤傲的特点;东方不败的女性服饰则以正红色为主,红色是暖色调,用以突出其妖娆,妩媚,自信的特征 。
而且,张叔平只是从今川义元画像那里获得了灵感,并没有抄写,因此对于一般观众来说,也看不出其中的猫腻,只觉得惊艳鬼魅就足够了。
还有,胡金铨在第一部《笑傲江湖》里,已经将故事背景放在了明朝,将大明宫廷政治江湖化,这部新作继续加以利用,具体到万历朝,那时候倭寇一直令万历帝颇为头疼,如果让日月神教与倭寇勾结起来,让他们进行交易,共同图谋中原,这不是恰到好处的解释吗。
大家一听,果然是好主意,就这么办。日月神教势力这么大,为何武林正派要联合剿杀它们,全说得通了。
编辑会后,不几天,编剧陈天璇、邓碧燕就拿出了《东方不败》的剧本梗概,彻底脱离原著,讲了一个全新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笑傲江湖》的故事一年之后,令狐冲与任盈盈的一年之约到期,令狐冲携小师妹前来赴约,结果发现尸横遍野,任盈盈不知所踪。日月神教也发生变故,教主任我行同样不见踪影,光明右使东方不败登上了教主之位,并与日本浪人勾结,雄踞一方,阴谋造反。
令狐冲在途中偶遇不男不女的东方不败,两大英雄相见,奇妙的缘分让他们互生好感,令狐冲对他一见钟情。接下来,令狐冲又遇到任盈盈之父任我行,彻底卷入日月神教的内部争端。最终,发生黑木崖之战......
剧本一出,除林青霞之外的演员,究竟该找谁呢?
按说,延续第一部《笑傲江湖》的班底最好。可是,第一部影片的票房不够成功,投资方“金公主”压缩了预算,这就是导致已经荣升为新任“歌神”的张学友,以及凭《新白娘子传奇》出名的叶童,已经请不起了。
至于第一部的男主许冠杰,他将原著中令狐冲的洒脱诠释得淋漓尽致,获得交口称赞,按说是不二之选。但此时他也发生变故。
1991年许冠杰的父亲许世昌病逝,母亲李倩云又在一宗交通意外中受了伤,接连的打击让他有意退出娱乐圈。徐克为了让他继续出演还特地延期电影的拍摄。
当时的媒体也在关注选角的问题的,甚至一度曝出梁朝伟将出演令狐冲一角的消息。
然而,刚传出梁朝伟扮演令狐冲不久,官方正式证实李连杰才是该角最终人选。
此时,《黄飞鸿》已经上映,李连杰已经火了。尽管《男儿当自强》时发生了“李连杰罢演事件”,但那是李连杰与“嘉禾”之间的矛盾,与导演徐克并没有干系,并不影响他们的合作。趁李连杰的爆火,片酬尚未暴涨之时,由他来演令狐冲,既可以少花钱,又有噱头,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所以,在等许冠杰没有等来之后,徐克就定下了李连杰来接班,出演新一任令狐冲。因为李连杰签约到了“嘉禾”,到“金公主”这边拍戏,属于租借关系,“嘉禾”给出的租档只有三个月,每个月10万。所以,李连杰出演《东方不败》的片酬只有30万,相当低廉了。要知道许冠杰早在10年前的1982年出演《最佳拍档》时的片酬已经是250万一部。
对了,前面的文章里提到李连杰出演《黄飞鸿》的片酬是150万,属于大热电影的男主角,这已经是相当低廉的价格了。有读者拒绝认可,要知道那时候香港演员的顶配薪酬是300万一部。直到黄百鸣找周星驰出演《家有喜事》,周星驰信口喊出800万的片酬,本意是用高价吓退黄老板,没想到黄百鸣一口答应了。就此,香港演员的片酬体系被打破,乱象纷生。李连杰出演《黄飞鸿》四部曲,一部150万,等于是顶薪的对折,以他“功夫皇帝”的身份,当然属于低薪酬。要知道,李连杰不几年后去没拍摄《致命武器4》(1998),只是出演一个配角,片酬就达到75万美元,换算人民币是620万。后来拍摄《投名状》的片酬更是达到了1亿元。想想看,与150万港元比起来,差别有多大,自己去想。
回说《东方不败》,因为片酬低,事后李连杰也承认,自己拍这部片子的时候并不是十分走心,他做不到百分百投入。因为他不理解令狐冲这个角色,不明白为什么要周旋在三个女人之间。看见一个姑娘就要让姑娘和他走,最后一直耿耿于怀是不是和东方不败发生过什么。用现在的眼光看就是妥妥的渣男。
所以,李连杰也不理解这部电影上映后为什么会这么火。包括林青霞,也不理解。只有徐克知道自己在拍什么,而且信心十足。
还有任我行,徐克早早定下了郑少秋,同时还传出王祖贤也将加盟影片,但她会出演哪个角色,却是无人知晓。
按说郑少秋出演任我行也是噱头十足。可惜,不久郑少秋就发现自己被骗了。原来当初徐克告诉他任我行一角是一个由正面角色渐渐变成反面角色的形象,跟当初《蜀山:新蜀山剑侠》里的丁引差不多,是秋官熟悉的角色。可是,郑少秋看到剧本后发现片中的任我行从始至终都是邪气十足的反派,一点都不丁引,这个形象他很不喜欢,因此辞演。任我行一角一时无人可演,情急之下,徐克拉来了《黄飞鸿》中的任世官,由他出演。顺便,将《黄飞鸿》中的关之琳也一起找来,继续与李连杰搭档。出演任盈盈。
周海媚原本亦被徐克邀请出演该片,甚至连造型都已设计好,可惜在开拍前她不幸遭遇车祸,错失影片。至于她将出演哪个角色,有人猜测很可能是岳灵珊,因为周海媚和李嘉欣当年属于同一经纪公司,既然周海媚无法出演,自然找来她的同事当时尚属新人的李嘉欣替代。
为了增加影片的噱头和娱乐性,徐克将原著中的杨莲亭一角改成女性角色杨诗诗,并力邀自己老搭档余安安扮演,这样杨诗诗与变性后的东方不败之间的感情戏就变成了女人的百合戏,不仅在画面上充满了美感,在剧情上也更加凄美动人。这个百合戏,到了第三部更是得到发扬光大。
卡司方面,只有蓝凤凰一角依旧是袁洁莹出演。其余角色,全变了。
变得更大的,还是电影的风格。
既然是武侠动作片,片中的动作风格,就成为核心。在召开动作指导会议上,徐克讲出了自己的想法。第一部《笑傲江湖》,因为胡金铨要拍的是宫廷政治在江湖上的延续,动作以写实为主。但是眼下的《东方不败》不能这样,因为东方不败本身就是一个很传奇的角色,武打风格上要摆脱成见,不能循规蹈矩,要更科幻,险中见奇,天马行空。
基于这种想法,动作指导程小东、元彬、马玉成、张耀星开动脑筋,设计了草上飞奔、剑气四射、独孤九剑招式、吸星大法等特殊的表现,一反常规,营造出了很多不一样的景象。比如拍摄开篇东方不败出现时的一场戏,徐克与几位动作指导反复商讨,最终确定的是,首先要表现大内高手与东瀛武士的对决。只见李子雄饰演的东瀛武士突然拔刀,一股剑气随刀而出,将大内高手一分为二。这种表现手法前所未有,会令观众忽然对东瀛武士的武功高超感到高深莫测,其效果远远大于以往写实武打风格的局限,给观众以巨大的遐想空间。
这还没完,就在观众震撼的同时。林青霞饰演的东方不败出现了,只见他从天而降,扭下官兵头领的人头时,还在喊着“东方不败”的名字。
这一个开篇,徐克让观众一下就被吸引住,奇异的武打场面和视觉造型,都给观众带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
为了让林青霞的表现更为有力,让东方不败不仅有男人的阳刚之气,也有女子的阴柔之美。徐克还专门请来京剧名家叶少兰对林青霞进行调教,因此才有了影片中的眼神杀。徐克还专门提示林青霞,要想演活东方不败的桀骜不驯,一定要时时把脖子挺起来,尤其是男性的时候,甚至要用硬脖子去体现,“男人的脖子要硬”。
林青霞细细揣摩之后,她所饰演的林青霞果然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湖中喝酒的那一片段,简直是经典。亦男亦女、颠倒众生的形象,令她的事业再登高峰,成为极少数能横跨文艺、武侠两种极端类型的明星代表。
就这样,片中林青霞的东方不败造型兼容日本民族服装,演绎上运用了传统京剧的表演手段,使得东方不败极有东方神韵之感,成为了武侠片中具有代表的经典人物 。
对于片中令狐冲遇到东方不败,湖中喝酒的那场经典戏,其实是在林青霞状态很不好的情况下拍摄的。在拍这场戏之前,林青霞告诉自己,要早睡早起,养好精神拍好戏。
结果,还没睡下,杨凡就找林青霞打麻将。林青霞知道明天要拍重头戏,于是一口拒绝。
杨凡说:三缺一,有尊龙。
林青霞是尊龙迷弟,一听有偶像,立马把明天拍戏的事抛诸脑后。然后,一打就是一个通宵。这种麻将精神,麻将迷们都能懂的。
第二天早上,结束牌局,林青霞突然想起来自己要干什么,一想坏了,但已经没有调整的时间,只得直接奔向片场。
两杯酒下肚后就开始拍,结果那种懵懂之下的意乱情迷,阴差阳错成就了被影迷们津津乐道的影史名场面。
电影于春节档率先在中国台湾地区上映,好评如潮,观众却对影片十分买账,对打成龙的《双龙会》、周星驰的《逃学威龙2》及刘德华的《与龙共舞》,大获全胜,票房达9000多万台币。第二年(1992年)在中国香港上映,票房3478.8多万,两倍于第一部,位列年度票房第八名。
其实,《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的故事其实并不出色,但是林青霞一出,让片中的美女李嘉欣、关之琳、袁洁莹全都黯然失色。
林青霞塑造出了一个最不符合原著却又最经典的“东方不败”形象,他冷艳、孤独却又豪情万丈,他绝情却又有情,该角让林青霞演艺事业再上高峰,此后又多次出演该类型角色。
但是,有些人并不高兴。倪匡都公开表示无法接受《笑傲江湖》被改得面目全非,即使别人说好,他也不会去看。
《笑傲江湖》原著作者金庸更气得直跺脚。眼看自己的小说被改编的乱七八糟,竟然有那么多人追捧。这严重的威胁到自己的正统性。于是一气之下将徐克拉黑,放言“以后做朋友可以,合作免谈”。
1993年,张炭完成徐克想要拍摄的《神雕侠侣》剧本。徐克甚至准备好了请刘德华和王祖贤拍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金庸就是避着徐克,面都不见。最后施南生亲自出马,终于约见金庸。施南生是著名电影制片人,她精通英语、粤语、国语以及上海话,交际能力非常强。影片制作以及发行方面经验丰富,只要她出马基本上没有解决不了的事。但是,这一次施南生还是吃了闭门羹,金庸对施南生以礼相待,吃饭喝茶可以,但唯独不肯出售《神雕侠侣》版权给徐克拍。最后,这个电影项目之后搁浅。
但是,业界还是有识货 。导演王晶最初听闻《东方不败》在中国台湾上映后叫好叫座,怀着好奇心的他去管施南生要来了电影拷贝,提前观影。
本来只想看一遍,结果一待就待了四个小时。
王晶在自传里形容第一次看《东方不败》的心情,前十分钟感觉头皮发麻,看完心里只有一句话:“劲到飞起。”
片中的武侠招式让王晶如痴如醉。通过这部《东方不败》,让王晶敏锐地认识到,程小东的武术设计也是艺术,要重视起来。香港武侠片的传统就此改变,格局变了。
当王晶开拍《鹿鼎记》,就直接找来程小东担任武术指导。
王晶后来回忆这部片时,依旧表示:“《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是一部唯美的电影。武打设计在写实中加入了唯美与浪漫元素,金庸原著的意境被刻画得美不胜收。该片摒弃了传统武侠片中舞台程式化的武打动作设计,镜头角度多变,快剪辑的运用使得片中每个动作都呈现出了运动中的节奏感。”
本片的成功,更是掀起了港台电影界争拍古装武侠片的热潮,漫天飞舞的武侠片成为了最热的电影片种之一。
这也是香港电影市场的痼疾,谁火了就立刻模仿谁,1993年人人争拍武侠,一年上映了超过50多部武侠电影,直接将这一刚刚火起来的题材给拍死了。单是林青霞便被邀请在《绝代双骄》《神龙教》《刀剑笑》等武侠片中延续模仿了“东方不败”这一形象。
对此,徐克既不满又无奈,匆匆在版权还没到期的情况下,赶拍出了第三部《笑傲江湖3:东方不败风云再起》来以正视听,更是以“怎么江湖上出现了很多东方不败吗”来对于这种盲目更风的现象批判。
这一部没有了令狐冲,是因为拍完《黄飞鸿3:狮王争霸》之后,李连杰红得发紫,自立门户去拍《方世玉》,换人演令狐冲并不明智,也无人可换。
由于林青霞的东方不败过于成功,于是《笑傲江湖3》,也就是《东方不败风云再起》索性强行复活了东方不败。这一部没有任盈盈,没有任我行,但江湖上东方不败烂大街:连水师军营的歌伎个个都是东方不败造型。
影片开头于荣光对林青霞说:“自从你失踪以后,很多人冒充你争领天下。”林青霞回答:“既然江湖上我的余孽未了,你带我重出江湖制止他们假扮东方不败!”
由于仓促上马,这部《风云再起》较之前作,除了更加夸张离奇,并无创新之处。尽管邀请了王祖贤出演,还有后来《铁马骝》中的经典CP于荣光、王静莹助阵,但剧情上却无太大突破,依然延续着第二部的百合奇情恋,而打斗上也更加夸张,上映后票房和口碑不尽人意,不仅没有达到借东方不败之口提出的“重出江湖制止他们假扮东方不败”的目的,反而成为加速武侠片迅速衰落的众多滥竽充数中的一员。
1993年武侠片实在太多,《风云再起》最终只收获了1124万票房,这场“打假”行动输了票房和口碑,最后也就没了下文,徐克版《笑傲江湖》就自此终结。
虽然故事被很多人批评,认为是《笑傲江湖》三部曲中最弱的一部,但并不妨碍它成为经典并名传海外:日本的动画片《机动武斗传G高达》中的角色有一个叫东方不败。他的马的名字叫“风云再起”。
多年后,金庸看了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后大加赞赏,双方和好了,又把《神雕侠侣》等著作的改编权卖给了徐克!
但是,徐克没有拍《神雕侠侣》,而是拍摄了《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然后赢得骂声一片。改编金庸作品的梦想就此告一段落。
最后,补充一点有关《东方不败》的八卦。
在拍摄《东方不败》期间,由于张叔平的造型为林青霞塑造了不俗的气质,这使得林青霞在交流过程中对张叔平心生好感。其实,《蜀山:新蜀山剑侠》就是张叔平做的造型,可以说张叔平用一己之力,为林青霞赢得了东方不败一角。
那一次,是一个晚上,林青霞邀请张叔平到自己家中做客,两人聊了一会后,林青霞便去洗澡,走之前给了张叔平一个文件袋,张叔平好奇地打开后,吓的直接转身回家。里面竟是林青霞的照片,多年后他才知道这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直到多年后林青霞笑着问张叔平,你是不是以为我想对你做什么?张叔平机智的回复有这事吗?我不记得了。
因为张叔平艺术审美比较强,而且两人有很深的交情,于是在闲暇之余拍了几张照片,想让他看看拍得好不好,但没想到却吓到对方。后来林青霞在自己的书中提出过这段往事,直言她最爱的人是张叔平,但两个之间不是爱情而是纯友情。林青霞家中装修,也是张叔平设计的。
张叔平和余家安,也凭借出色的才华,凭借《东方不败》荣获1993年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服装造型设计。
影视圈的事,真真假假,那次林青霞是否真的对张叔平有什么想法,不得而知。总之,那时候的林青霞感情正处于真空期。正是在《东方不败》的庆功宴上,她结识了富商邢李㷧。
林青霞在《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里的最后一场戏,被李连杰扮演的令狐冲用箭射中心口,戏服上染满鲜血而亡。
林青霞形容拍完这场戏之后的心声:“完成这场戏,我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回到酒店戏服也没有换,便倒头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整个白色床单血红一片,染满了戏服上的血浆,看着床上的血,当时很寂寞、很孤独,很想有一个家。”
两年后,林青霞嫁给了邢李㷧,正式退出影视圈。
这就是《东方不败》,徐克开启了漫天飞舞的武侠热潮。另一方面,他更是凭借一部《新龙门客栈》,将写实动作的武侠风格,拍出了巅峰。
他是如何做到的,下面继续为大家分晓。
来源:邑人电影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