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挚爱》豆瓣8.1,口碑电影榜必看!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9 15:02 2

摘要:2022年,翻拍自法国电影《贝利叶一家》的暖心佳作《健听女孩》以黑马的姿态,在颁奖季杀出重围。

2022年,翻拍自法国电影《贝利叶一家》的暖心佳作《健听女孩》以黑马的姿态,在颁奖季杀出重围。

先是在第79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提名电影类最佳剧情片,随后更是一飞冲天,斩获第9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健听女孩》)

此消息一出,影迷圈一片哗然。无数《犬之力》《沙丘》《不要抬头》的拥趸满脸问号:《健听女孩》?就那部翻拍片?聚焦听障家庭的恋爱青春片?它凭什么啊?

在那个病毒肆虐全球的心碎时期,一部如此温暖人心的佳作,承载着人们对迎回一个正常世界的殷切期许。那一刻,《健听女孩》就是困在一片狼藉里的人们,所能作出的最佳选择。

(告别家人们,即将远行的露比打出“我爱你们”的手势)

《健听女孩》中的露比,是家中唯一的健听人。而今天小派要强烈推荐的这部影片,好似镜像版的《健听女孩》。我们的主角,是家中唯一的听障人……

《无声挚爱》

Sorda

01

喜忧参半

步入中年的安赫拉(米丽亚姆·加洛 饰)不是先天性失聪,而是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一天,突然丧失了听力。

平日里,她喜欢在清晨,领着爱宠卢卡,溜达到家附近的一方池塘里,和丈夫埃克托(阿尔瓦罗·塞万提斯 饰)一起泡澡。

只可惜,曾经途中的悦耳的鸟鸣嘤嘤、泉水叮咚,自己再也无法去聆听。

好在东方不亮西方亮。去年,安赫拉的人生迎来了意外之喜:年过四旬的她,成为了一名准妈妈!

自然而然地,安赫拉成了朋友们艳羡的对象,收获了满满的祝福。

狂喜之余,隐隐的担忧爬上安赫拉的心头:我家宝宝,还会遗传自己的听障吗?

毕竟,她比谁都清楚,在家族内部,自己不是第一位。若真是家族遗传病,只怕苦了刚出世的小娃娃……

安赫拉明白,仅仅是听不见,就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不便。

家中的门铃必须串联着灯泡,否则对自己就成了个摆设;只要背过身去,就无从感应他人的靠近,被吓一大跳,也是家常便饭的事。

到了每天上班的陶艺工坊,她只会埋头苦干。面对着不会手语的同事们,她改变不了什么,只能吃力地读着唇语……

种种掣肘,再加上旁人或多或少的另眼看待,让安赫拉的自尊心渐渐变得敏感。她开始委屈自己,极力地掩饰身体的残缺。

于是,当得知宝宝的听力需要到产后才能确定时,安赫拉和丈夫理所当然地整日忐忑不安,生怕孩子遗传了妈妈。

尤其是安赫拉,她强迫自己尽力维持良好的情绪,不要影响胎儿发育。然后暗自祈祷上苍:赐予我一个健听的孩子吧!

02

难捱的日常

结婚十多年,对于妻子安赫拉,以及生活给予的一切负担,身为丈夫的埃克托,早就在柴米油盐中,学会了承受与忍耐。

他必须全天候待命,只要妻子需要和不懂手语的人们沟通,他是唯一能够信赖的翻译官。

这是爱侣之间无需多言的默契,却也是一份沉重的负担。因为妻子的这份依赖,他不能出半点差池。

埃克托既然当初选择了安赫拉,就意味着要一辈子、义无反顾地坚持同一个选择。他的传译工作是终身制的——没有下班,没有休假,有时,甚至没有容错率!

产房内,已是高龄产妇的安赫拉,有惊无险地诞下了二人爱情的结晶。孩子十分健康,听力也正常,取名叫“奥娜”。

然而,从二人世界迈向三口之家,新的生活不会带走遗留的问题。

正相反,产后安赫拉波动的情绪,以及更加繁重的日常家务,只会让原本深埋地下的怨念,加速地积聚着。

产后的安赫拉陷入内分泌紊乱的泥潭,她开始尝试着逃离,躲进自己的小圈子,饮酒、跳舞,哪怕没有伴奏音乐。

可这样一来,埃克托肩上的担子只会愈发沉重。他被迫独自去面对这个小小家庭里的一切琐事。

正如《肖申克的救赎》中,那句发人深省的台词说的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堪重负的时刻。(Every man has his breaking point)

埃克托距离自己的“临界点”,已不过咫尺之遥。

某天,安赫拉又一次早出晚归,以至于睡了个大懒觉,耽误了两人计划已久的家庭出游。

埃克托再也无力忍受,平日积攒的矛盾终于爆发。

怒火平息后,家庭出游计划泡汤。原本做好一切准备的埃克托,霎时感到索然无味,伤心地留在家中;而在放松身心之后,尝到甜头的安赫拉,一气之下背上行囊,独自驱车出游。

这无关乎谁对谁错,只是两具疲惫不堪的躯体,被残酷的生活重担压得喘不过气了。

03

我们都一样

说到底,夫妻间最难以调和的矛盾,也是埃克托对安赫拉最大的不满,不在于前面提及的那些小矛盾。而是安赫拉由于自身的残障身份,迟迟未能解开的心结。

就像《健听女孩》中的母女一般,失聪的母亲,宁可期待女儿露比没有听力,也不愿意和一个健听的女儿合不来。

(妈妈这样的想法或许自私,却也饱含对女儿的关怀)

而《无声挚爱》中,小家庭里唯一失去听力的安赫拉,在得知奥娜健听的瞬间,当然还是喜出望外的。

只是同样,为了亲近奥娜,安赫拉更愿意用手语和奥娜交流。说到兴起时,她甚至全然不顾奥娜尚处在孩提时代,自顾自地拿出降噪耳机,想要强行阻断她的听觉。

很显然,这完全越过了底线!

解铃还须系铃人。全片真正的高潮,不是矛盾爆发的那次激烈争吵,而恰恰发生在这之后的那段“冷战期”。

独自来到海边、亲近大自然的安赫拉,静静地将自己沉陷在炙热阳光、柔软沙滩与微微海风之中。

她这才猛然发现:那个自己一直试图否认、隐藏、掩饰,却不得不时时体验的“无声世界”,根本没有那么糟糕。

令人难忘的是,在影片最后近20分钟的“第三幕”中,不仅是剧情,视听语言的呈现也达到了同步的高潮。

一整段音效,都以安赫拉为主视角呈现。观众的耳朵,仿佛置身于汪洋大海的一粒密封气泡中,周围的一切声响,都变得含混不清。

也只有这样,观众的心境才会逐步地代入与安赫拉同频的状态,才能切身感受,每一位失聪者日复一日需要面对的世界。

和《金属之声》中的主角卢本一样,安赫拉坦然地选择放下,与曾经依赖的蹩脚助听器作别,开始大方地接纳自己的特殊身份。

作为一部聚焦听障人士的电影,《无声挚爱》从头至尾,有多处镜头给到安赫拉的背后。让观众被迫地削弱视觉感官,而更多地启用听觉。

拒绝廉价的煽情,在平凡、琐碎而真实的日常细节中,埋藏最触动人心的情感能量。这大概就是《无声挚爱》能够直击人心的根本原因!

写到这里,看着相濡以沫的安赫拉与埃克托,小派不免又想起那句广为人知的助残口号:我们不一样,我们都一样!

图源于网络

若茁 / 作者

来源:分派电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