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节献礼 | 教育电影《未来学校-策划我的毕业礼》 免费看!

快播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9 14:13 2

摘要:金秋九月,教师节的脚步悄然临近。在这个致敬教育者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感谢教师们的辛勤耕耘,更要探寻能真正助力孩子全面成长的教育路径。

金秋九月,教师节的脚步悄然临近。在这个致敬教育者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感谢教师们的辛勤耕耘,更要探寻能真正助力孩子全面成长的教育路径。

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以一场由12岁的孩子们自主策划的毕业礼,交出了一份“素养导向”的教育答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策划我的毕业礼》背后的故事,感受这堂“全员参与的素养实践课”如何让学科知识“活”起来,为教师节献上一份特别的教育思考。

一、为什么是“策划毕业礼”? 不是活动,是“源于课程标准的设计”

红岭实验小学的课程设计,从一开始就锚定了两大核心依据,为“毕业礼策划”筑牢理论基石:

孩子们的真实需求

六年级孩子渴望为小学时光留下纪念、渴望自主决策,这是绝佳的学习动机;且其学科教材中,语文需写策划书、美术要设计展览、音乐需编节目等内容,如同“零散拼图”,而“策划毕业礼”正是拼接这些要素的“大框架”。

因此这不是“让孩子办活动”,而是以“毕业礼”为探究主题,让孩子在真实情境中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本质是一节“全员参与、全程实践的跨学科素养课”。

二、孩子怎么“做”? 三步任务,让学科知识“活”起来

影片中,孩子们从意见不合到磨合创新,却更该看见每一步行动背后的“学科支撑”。学校将整个实践过程拆解为三个核心任务,每个任务都紧扣“素养目标”,深度融合多学科知识:

前测《毕业圆桌会》——用“表达”唤醒思考

活动启动前,学校未给孩子预设方向,而是先组织“毕业圆桌会”:孩子们用“小鸟叫”(轮流发言、互不打断)规则畅谈“毕业是什么”,借TPS工具(思考-配对-分享)讨论庆祝方式,最终投票确定“办主题展+演毕业大戏”的核心方案。 这一过程中,孩子不仅梳理想法,更潜移默化运用了语文即兴发言、美术创意表达、数学统计投票等能力。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让孩子先敢想、会表达”。

子任务《竞聘项目经理》——用“责任”锻炼统筹

确定方向后,学校让孩子“自主选领导”:有意向者需写竞选方案、备宣讲内容,在全年级师生前竞聘“项目经理”,最终7名孩子当选,负责收集意见、分配任务。

这一环节暗含多学科实战:语文需写策划书梳理流程与分工,道法引导思考项目经理的责任心,数学“统计与概率”则用于分析同学偏好的活动环节——这种将学科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远比课堂机械背诵更有价值。

落地《主题展馆+毕业大戏》——用“创造”整合素养

整个实践的核心环节,是孩子自主策划主题展馆、筹备毕业大戏。纪录片中孩子向校领导申请场地经费、收集六年作品布展、合力编戏剧的背后,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主题展馆筹备:美术“展示设计”助力作品呈现;数学“比例计算”“图形测量”用于测算展柜尺寸、绘平面图;科学知识解决“LED灯带安全安装”问题

——毕业大戏筹备:语文能力写剧本台词、音乐知识设计曲目编排,英语技能准备“人物主题发言”,道法内容则让孩子在角色分配中学会妥协合作——有小组曾为“谁当主持人”争执,最终自主协商“轮流主持”,尽显“责任担当”素养。

三、影片价值:为素养教育提供“施工图”

影片呈现的不止是毕业礼,更是素养教育的“开始” 《策划我的毕业礼》这部纪录电藏着最真实的教育答案。在影片中,孩子在创造与实践的摸索中不断成长,面对困难与挫折不会逃避,努力克服与解决问题。这些真实的变化,比任何成绩单都更有说服力。

这部影片记录的不只是一次毕业礼,更是一群孩子在跨学科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担当”的成长轨迹。







以素养教育之灯,照亮孩子成长路。 这个教师节,我们以《策划我的毕业礼》为献礼,致敬每一位深耕素养教育的教师,也期待更多学校能将“真实问题”转化为“课程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成长闪光点”。

关注教育 | 就是关注中国未来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