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内容方面,该沉浸电影1:1还原蜡笔小新的家和学校,在数百平大空间自由探索一秒回到童年时光。跟春日部的小朋友重逢,做回向日葵班的新同学,乘坐巨大化的康达姆机器人,和小新一起冒险,一起战斗。
9月5日至12月4日期间,《我和蜡笔小新》大空间沉浸电影在安徽阜阳商厦时代广场亮相。
在内容方面,该沉浸电影1:1还原蜡笔小新的家和学校,在数百平大空间自由探索一秒回到童年时光。跟春日部的小朋友重逢,做回向日葵班的新同学,乘坐巨大化的康达姆机器人,和小新一起冒险,一起战斗。
技术层面,该电影运用了国内首创且行业领先的LBE技术。配备150g超轻头显,搭配40系高性能背包,将视觉效果提升至极致。现场采用毫米毫秒级激光定位技术,既能确保玩家在体验过程中不会撞到他人或墙壁,又能最大程度地为玩家提供高沉浸感、高机动性和高趣味性的游戏体验。
回顾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发展历程,自2010年进入该领域后,早期多以短片、实验性作品为主。然而,由于当时设备普及程度低、制作成本高昂以及内容交互性较弱等问题,始终未能形成规模效应。
近年来,情况发生了积极变化。中国虚拟现实技术硬件产业链逐渐成熟,同时AI技术对虚拟场景生成效率的提升,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市面上的VR电影种类丰富,包括坐观式VR、VR大空间和VR多感交互等。其中,坐观式VR电影的观影形态最接近传统电影。而在VR大空间项目中,传统的“观影”方式被彻底打破。创作者通过动作捕捉、环境交互与多人协同机制,构建出一个沉浸式的世界。
业内人士指出,VR大空间解决了VR体验中行走移动以及眩晕等问题,还能承载部分交互功能,但也存在一定的解释和学习门槛。
在新的技术发展背景下,国家电影局从战略层面支持虚拟现实电影行业的发展。3月18日,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首次将虚拟现实电影纳入电影管理体系,并明确了其定义、制作流程、放映规范以及扶持政策。
这一《通知》的发布,对行业起到了规范化管理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推动虚拟现实电影走向商业化和主流化,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更强劲的创作动力。
注: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来源:爱看动漫大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