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银幕看《窗外是蓝星》,才懂人类的渺小与伟大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6 14:49 3

摘要:在电影院看一部好电影,就像是在吻一个漂亮的姑娘;而在家里看,充其量也就是吻那姑娘的照片。

看完《窗外是蓝星》,我宣布它是今年最适合看大银幕的影片之一。

上次给我这种感受的,还是《F1:狂飙飞车》。

公映首日,市里9家电影院,只有两个厅有排片。

第一时间看片,而在观影过程中,我一度想起吕克·贝松的名言。

在电影院看一部好电影,就像是在吻一个漂亮的姑娘;而在家里看,充其量也就是吻那姑娘的照片。

这个观点也契合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即信息”。

影院在亮度、声场、色彩精度方面表现优越。《窗外是蓝星》里的太空影像,只有看大银幕,才有最佳的观影体验。

同样是去电影院观看,IMAX厅是观看《窗外是蓝星》的最佳方式。

看到周六有IMAX厅,毫不犹豫下单。

为什么要重刷?

因为我知道,《窗外是蓝星》能被拍出来很不容易,它传递的情感重量也让我感动。

一、不容易

电影史上有很多太空题材电影。

从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到诺兰的《星际穿越》,从雷德利的《火星救援》到郭帆的《流浪地球》。

它们都是在模拟太空环境的科幻片。

《窗外是蓝星》是在太空环境中实景拍摄。

因此,摄影设备必须特殊定制。

导演朱翌冉自述设备必须满足四点:一是8K且国产机,二是体积越小越好(核心舱空间有限),三是火箭飞行会震动,防震性要强,四是适配空间站环境。

其中,第四点难度最高。

因为航天员始终在失重环境下拍摄,他们要解决但不限于以下难题:摄像机如何固定?如何手持?如何监看?如何在贴着舷窗拍摄不漏光?

除了技术上的难度,三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面对的困境是,用地球上生长的身体,来对抗陌生的太空环境。

影片中,我们能看到地球上难以看到的奇观,比如漂浮进食、比如水球饮水、比如泡腾片实验,比如航天员们像水中鱼一样漂浮。

这就是失重(准确讲是微重力)带来的影响。

然而,失重带来奇观,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比如骨质流失,比如免疫力下降,比如肌肉萎缩。

限于篇幅,简单说说肌肉萎缩。

长期生活在失重环境中,用于维持姿势和行走的抗重力肌工作量急剧减少,身体则会精简肌肉。于是,航天员们的肌肉质量和力量会迅速下降。

肌肉强壮通常被视为健美的标志,这是受文化因素影响,也源自本能审美。

演化心理学认为,人类喜欢肌肉,因为肌肉是生存能力和基因优势的重要信号。

王亚平提到,即便在春节放假期间,他们也要雷打不动地进行两小时的体能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素质,应对复杂的工作和任务。

除了身体上的考验,航天员还要面对巨大的心理考验。

这就不得不提,出舱作业。

翟志刚拥有最丰富的航天经验,是三人中的老大哥,他是第一位出舱作业的航天员。

王亚平紧跟其后,因此她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位出舱作业的女航天员。

这里有两个细节,一个是王亚平格外注意安全绳,一个是她需要深呼吸。

看似云淡风轻,背后是超乎想象的心理压力。

为什么会注意安全绳?

此时,王亚平面对的一边是悬浮的地球家园,一边是吞没一切的黑暗,维系生命的只有一根绳索。

安全绳意味着它在对抗极高的风险。

人类的本能反应会带给航天员一种一旦松手就会飘走的失控感。

事实上,当人类置身地球外,面对浩瀚的宇宙,会有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孤独感和渺小感。

深呼吸,是王亚平在用理智让自己镇定。

这里面的生理机制不难理解。

人处在太空中,交感神经系统活跃,身体进入“战斗或逃跑”状态,此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

而深呼吸,会激活迷走神经,释放出让人镇静的乙酰胆碱,身体就会放松下来。

当三位航天员完成出舱作业后,他们激动地拥抱。

这一刻,让我动容。

研究表明,人类喜欢拥抱,因为它能触发大脑分泌催产素,降低皮质醇水平。这一生理机制在原始社会中帮助个体在危险环境中快速建立信任,形成合作联盟。

德斯蒙德·莫里斯认为,婴儿会哭会笑,就是来求抱抱。“哭声启动母亲的拥抱,微笑有助于维持拥抱”。

三位航天员像孩子似的抱在一起,

这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大欢喜,也是我们地球人能秒懂的亲密动作。

我们能从拥抱中,感受到“限制人类探索太空的不是医学,而是心理学“这句话的重量。

二、渺小与伟大

虎年春节,三位航天员一起吃饺子。

其中,王亚平就提到她最爱吃的是鲅鱼饺子。

一个胶东人能秒懂的饮食细节。

鲅鱼饺子是胶东人最爱的水饺之一,有道是“春天到,鲅鱼跳。鲅鱼跳,丈人笑。”

王亚平是山东烟台人,爱吃鲅鱼水饺,是刻在她基因里的乡愁。

王亚平和女儿的互动,让我明白人类之间的爱,才是文明的动力。

怎么理解呢?

航天舱的空间有限,每个人能携带的东西需要严格控制。王亚平会带着女儿最爱的玩偶。

这个玩偶,能在一个24小时内能看到16次日出的失重环境中,给王亚平带来无尽的慰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两人的互动中,最浪漫的是摘星星。

女儿希望王亚平摘颗星星回来,翟志刚头脑灵活,给出提示,“我们的空间站,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于是,我们理解当王亚平返回地球时,她作为星星,把自己送给了女儿。

在宇宙的维度中,我们人类是渺小的,地球也是渺小的,但是我们人类在千百万年演化过程中成为本能的爱,我们对星辰大海的向往,同时也让我们人类变得伟大。

最后分享一个细节,当王亚平他们进入空间站,说出这是“家”的时候,下一个镜头是,黑暗的宇宙中出现了明亮的光。

这个光,是希望,是未来,也是我们人类的伟大。

来源:尘飞扬说经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