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的原著小说,是现象级的全球畅销书,开创了“舒适推理”的新流派。
大家好,我是王俊俊
今天是第3067天硬核不断更分享
最新的看片号,防止失去联系!
一部电影,集齐了这样一手好牌:
斯皮尔伯格监制,《哈利·波特》的导演克里斯·哥伦布执筒,
海伦·米伦、皮尔斯·布鲁斯南、本·金斯利三位传奇演员领衔。
它的原著小说,是现象级的全球畅销书,开创了“舒适推理”的新流派。
当所有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时,人们期待的是一场盛宴。
然而,最终端上桌的,却是一道食材顶级、烹饪失当的菜肴,
虽有卖相,却欠缺灵魂。
周四推理俱乐部
影片的故事,源自英国作家理查德·奥斯曼的同名小说。
这部诞生于疫情时代的作品,以其机智温暖的笔触,迅速席卷全球,
销量突破1500万册,成为英国有史以来最畅销的成人小说之一。
它讲述的不是阴冷残酷的罪案,而是一群生活在高级养老院里的“银发侦探”,
用他们一生的智慧与经验,将破解悬案当作“脑力锻炼”的趣事。
这个迷人的设定,吸引了好莱坞最顶级的制作班底。
导演克里斯·哥伦布,是拍摄《小鬼当家》和《哈利·波特》系列前两部的魔法大师,
他最擅长的,就是营造那种温暖、奇妙又充满人情味的世界。
演员阵容更是星光璀璨,奥斯卡影后海伦·米伦、“最帅007”皮尔斯·布鲁斯南、奥斯卡影帝本·金斯利,共同组成了这个“银发天团”。
这样的组合,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品质的承诺。
故事发生在库珀斯蔡斯养老院,一个田园诗般的退休社区。
在这里,四位平均年龄七十多岁的老人,组成了一个秘密社团
——“周四推理俱乐部”。
核心成员包括:
前军情六处特工伊丽莎白(海伦·米伦 饰),她是大脑与领袖;
前工会领袖罗恩(皮尔斯·布鲁斯南 饰),他冲动且人脉广博;
前精神科医生易卜拉欣(本·金斯利 饰),他心思缜密,善于洞察人心;
以及新近加入的前护士乔伊斯(西莉亚·伊姆里 饰),她看似平凡,却总能在细节中发现关键。
每周四,他们聚集在拼图室,分析那些早已被警方遗忘的陈年悬案。
他们的墙上贴满了案件资料和关系图谱,仿佛一个微缩的警局办公室。
这本是他们“发挥余热”的智力游戏,直到一桩真实的谋杀案,就发生在他们眼前。
养老院的开发商合伙人之一伊恩,计划将这片土地改建为豪华公寓,这意味着所有老人将被迫搬离。
另一位合伙人托尼,因自己的姑妈也住在这里而坚决反对。
两人爆发激烈争吵后,第二天,托尼被发现死于家中,头部遭钝器击打。
这起谋杀案,点燃了俱乐部成员的热情。
而且,这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保卫养老院的实战。
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各显神通。
伊丽莎白利用她的特工技巧,说服并招募了一位渴望挑战的年轻女警唐娜,让她成为专案组里的“内应”。
罗恩和易卜拉欣则设局,与负责案件的警督周旋,获取第一手信息。
然而,案情很快变得复杂。
正当所有线索都指向有明显作案动机的伊恩时,他却在带着施工队强行闯入养老院时,于众目睽睽之下倒地暴毙。
尸检报告显示,他被人趁乱注射了过量的芬太尼。
一案未平,一案又起。
随着调查深入,更多的秘密浮出水面。
警方在托尼家中发现一张合影,照片上竟有在逃的犯罪集团首脑鲍比,
而这个鲍比,还是养老院的第三个秘密合伙人。
与此同时,养老院旁的墓园里,一副被刻意掩埋的无名尸骨重见天日。
多年前的悬案,眼前的双重谋杀,以及神秘的尸骨,所有线索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
案中案中案。
多好的剧本,多好的原著,表弟这样的推理迷狂喜。
可惜,接下来要说缺点了——
克里斯·哥伦布的导演风格,一向以温情和流畅著称。
但在《周四推理俱乐部》中,他的节奏感却出现了明显的问题。
影片的前半部分,用于铺陈人物和背景的篇幅过于冗长,显得沉闷拖沓。
而到了后半段,当多条线索汇集,本应是高潮迭起的部分,却处理得仓促草率。
叙事的节奏断裂,失去了应有的张力。
一部推理电影,最重要的“烧脑感”和“悬疑感”被严重削弱。
虽然演员“银发天团”的演技不俗,是电影的最后防线。
但是,剧本的疲软,也让几位老戏骨的发挥空间受限。
海伦·米伦无疑是全片的定海神针。她饰演的伊丽莎白,优雅中藏着狡黠,冷静下是强大的掌控力。
可以说,是她的表演,撑起了整部电影的质感。
皮尔斯·布鲁斯南和本·金斯利,虽然表演依旧稳健,但他们的角色功能单一,人物弧光不足。
整个推理俱乐部,从原著中的群像戏,沦为了伊丽莎白的“单核驱动”。
这种人物塑造上的倾斜,让本该充满火花的团队协作,变得黯淡无光。
年轻女警唐娜等配角,更是动机不足,形象单薄,几乎成了推动剧情的工具人。
最终,《周四推理俱乐部》唯一的优点,就是能看到这群殿堂级的演员同台飙戏,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观影体验。
但它的缺点,却是致命的。
过于舒适幽默轻松,完全失去了推理片应有的烧脑,思考,悬疑,解谜快乐。
我觉得,这是选导演的失误。
克里斯·哥伦布拍《小鬼当家》《哈利波特》这种儿童奇幻欢乐氛围,还不错。
但是制作组显然理解错了,温馨的推理片,也是推理。幽默的谋杀案,也是谋杀。
光有温馨,没有谋杀,失衡了。
这个话题我说过很多次了,就在这个号。
刑侦破案片,顾名思义,内核是刑侦破案,
披上喜剧或者古偶的皮,多元素市场,可以。
但是内核不能丢。
案件至少要及格。
推理部分的弱化,更是让影片失去了核心骨架。
反派的动机显得苍白,真相揭晓时缺乏铺垫,毫无惊喜感可言。
影片就像一个野心勃勃的厨师,手握最顶级的食材,却因为火候和调味的失误,做出了一道平庸的菜。
它有足够的话题度和吸引力,却无法提供与之匹配的深度和回味。
或许,对于这样一个人物众多、线索庞杂的故事来说,一部娓娓道来的迷你剧,才是更合适的载体。
又或者,还是读书吧。
原著永远是最好的。书是不可被替代的。
@王俊俊
知识星球:王俊俊的魔灯500篇精华文章+书单,免费咨询提问
知识星球——
来源:俊俊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