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美国写霸总”,短剧出海能逆袭好莱坞吗?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5 12:35 1

摘要:“先生,夫人已经被你送去白宫扫地三天了。”“她肯认错了吗?”“没有,先生。不过她昨天和特朗普先生一起被锁在储藏室里了,现在全华盛顿都在传他们是‘保洁西施和她的地产大亨’……”——上述对话由DeepSeek创作假的《特朗普爱上在白宫当保洁的我》是段子,但真的“中

“先生,夫人已经被你送去白宫扫地三天了。”

“她肯认错了吗?”

“没有,先生。不过她昨天和特朗普先生一起被锁在储藏室里了,现在全华盛顿都在传他们是‘保洁西施和她的地产大亨’……”

——上述对话由DeepSeek创作

假的《特朗普爱上在白宫当保洁的我》是段子,但真的“中式短剧”正在悄然抢占海外大众市场,并开始“内卷”。

【文/新潮观鱼 严珊珊】

如果你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刷到金发碧眼的演员说着英文上演“契约婚姻变真爱”“霸总追妻火葬场”,这股又洋又土、让人莫名上头的味儿,让你怀疑“背后必有国人指点”时,你的直觉没错。

中资平台押注、中国留学生等影视人才操刀、国内投流策略北美本土化——一套成熟的中国短剧出海流水线,正悄悄攻占北美主妇们的手机屏幕。

与国内男频、女频题材的比例相对均衡不同,在北美真人短剧市场,“女频”短剧(主打女性受众)占据市场大头,爱情、奇幻、复仇故事高居充值榜前列。平台用户同时呈现多元化趋势,2025年第二季度,海外短剧排头兵ReelShort美国市场iOS端男性用户占比已升至30%。

然而,在热热闹闹的短剧出海浪潮下,ReelShort今年上半年亏损的消息,一度引发行业震动。

近日,观察者网新潮观鱼栏目对话短剧出海从业者——美国名校毕业后留在洛杉矶全职写短剧的编剧吴玥,以及曾任某出海短剧平台副总裁、如今毅然转型AI漫剧制作的王先生。

一边是闯入新世界的创作者摸索着感叹“中国模式”的全球生命力;另一边,是敏锐的出海业务老兵嗅到真人短剧“做不到头部就是送人头”的残酷竞争,转身寻找下一个风口。

短剧出海的这趟狂飙列车,究竟开往何方?

“干了一个月短剧出海后,我刷新了自己的认知”

美国是当前最大的海外短剧市场,2025年5月贡献了全球约48%的内购(网站、app内充值)收入,2024年的爆款剧《The Divorced Billionaire Heiress》(离婚的亿万富翁女继承人)用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0万元)成本,在北美狂揽3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收入。

26岁的在美留学生吴玥也乘上了这股短剧出海风潮。两年前,她从国内一家影视公司辞职,前往全美专业排名第一的南加大电影学院影视编剧系攻读研究生。

彼时的她,没看过短剧,对短剧的模糊印象就是“互扇巴掌、雌竞、等待男主拯救”,她当时的规划是:毕业回国进影视大厂。

吴玥如今上班的路,好莱坞星光大道。 吴玥供图

一个机缘巧合,吴玥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参与国产剧《长相思》项目的帖子被业内人士注意到,对方看中她熟悉女频题材且具备英语优势,递来一份数万字的狼人题材小说,邀她试写前5-10集剧本。

吴玥从小看《绯闻女孩》《吸血鬼日记》《暮光之城》长大,还读过不少同人文,以为写狼人短剧不难,便答应了试稿。然而,那次合作无疾而终,对方肯定了她的编剧功底,但直言节奏太慢,情绪不够激烈。

吴玥第一个被拒的项目。 吴玥供图

业内反馈让吴玥一度对出海短剧产生抵触心理,一方面,她发现短剧的创作门槛和难度远超预期;另一方面,由于个人“道德观较强”,她不太愿意写那些涉及详细虐待场面等令自己不适的情节——“反派把女主踢流产还骂其装可怜”,“反派把女主的狗活活打死”,“男主被下药与女主一夜情,女主带球跑”……这也导致她一开始几乎没接到什么项目,“那些场面不是为了渲染暴力,是为了铺垫主角受欺负、绝望,前面虐得越惨,后面反击才越爽。”

更重要的是,吴玥当时认为短剧剧情过于“狗血”,缺乏真实感,难以引发共鸣。但随着认真研读剧本、分析其中的逻辑,她改变了对短剧的“偏见”。

“我开始思考,主角被欺负又反击的背后,反映了怎样的心理诉求?这些挫折折射出哪些社会痛点?为什么此类剧情会让某一群体产生共鸣、甚至获得精神安慰?当我逐渐看清本质,我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以前我或许会轻易评判——为什么他们没有自我?为什么不争取权利?但现在我意识到,这种想法其实非常‘何不食肉糜’。”

吴玥理解了,短剧不只是娱乐产品,也可能是某一群体的精神出口,那些她曾觉得“狗血”“下沉”的剧情,能产生一种不同于好莱坞叙事的力量,给北美受众带去精神慰藉,“现在让我写强制爱的东西,我也能写”。

点击查看大图

她提到,自己在大城市长大,大家庭里仍有一些亲戚留在农村,父母会提到老家的旧俗,比如以前女性不能上桌吃饭、名字不入族谱、重男轻女等等。当她真正理解这些背景,她发自内心地觉得,应当尊重不同群体的人生经历,理解他们的苦闷与渴望。

今年5月研究生毕业后,吴玥持OPT签证在一家头部短剧平台的洛杉矶办公室担任坐班编剧,主要负责原创故事,以及中文短剧IP的改编与翻译。OPT签证允许毕业生在美从事专业相关的临时工作,通常时限为12个月,需在毕业前90天至毕业后60天内提交申请。

吴玥上班的地铁站。 吴玥供图

据吴玥介绍,自由编剧的报酬通常按项目结算,行情价约为每部2000-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4万-3.5万元),具体金额取决于剧本质量、从业经验和以往是否有爆款作品。翻译剧酬劳在每部2000-3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4万-2.1万元),取决于剧的时长和工期。多数短剧总时长约为100分钟,分为60-80集。坐班编剧则是拿固定月薪。

“好莱坞长剧工作不好找,母语英语的外国同学也接短剧活儿”

由于如今的好莱坞还在经历编剧工会和演员工会2023年双重罢工的后遗症,即便有南加大电影学院这样受到美国影视工业认可的科班背景,毕业生们也面临着不容乐观的就业现实。此外,在好莱坞,短剧与传统影视工业的人才流动链路尚未打通。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吴玥为一些毕业后暂时没工作的英语母语同学介绍了短剧行业的工作机会,包括美国同学、加拿大同学和英国同学,项目涉及原创剧本、语言精修,以及定制剧本(即平台提供故事大纲和人物小传)等。

吴玥给外国同学介绍短剧的工作机会。 吴玥供图

虽然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出海短剧从业者只要“抄中国作业”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的传说,但现实是,真正的海外现象剧凤毛麟角,能不能“爆”,要看运气与市场风向。

短剧同质化严重的现象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母题无非是先婚后爱、带球跑、重生复仇等,关键是想出有新意的细节,设计能激发观众情绪的台词,这是我要思考的。”

根据她的创作经验,业内一般会用涉及身份羞辱、阶级羞辱、学历羞辱、荡妇羞辱、地域羞辱等内容的台词来调动观众情绪,让人产生强烈反击欲,比如把“你个傻X”台词改成“你这种农村来的土包子”,或者是“带球跑”题材中,反派在公共场合故意当着女主和孩子的面说:“知道别人怎么说你和你妈吗?大家都说你妈是‘贱货’,你是没爸的野孩子!”

ReelShort平台上,免费看8集后,解锁后续剧情的付费界面

据吴玥观察,“黑帮”是现阶段较易走红的元素,比如“家人把我卖给了黑帮老大”“被黑帮老大绑架后他爱上了我”。

出海短剧的成功案例有2023年的狼人题材剧《Fated to my Forbidden Alpha》(禁忌邂逅:狼与命定),以及今年出品的“冷冻仓+后悔流”短剧《30 Years Frozen, 3 Brothers Regret》(长眠后三个哥哥为我白了头)。以《Fated to my Forbidden Alpha》为例,该剧外壳是欧美受欢迎的狼人题材(Alpha即狼王),但内核还是都市豪门、女主复仇、一见钟情、爽剧等中式短剧常见元素。

当前,美国短剧行业仍以中资平台和中国人才为主,亚马逊、奈飞等尚未入场,迪士尼7月宣布Dramabox入选其加速器项目名单,算是一种押注。

对于出海短剧的前景,吴玥比较乐观:“行业走向与签证政策,都由不得我。既然选择了,就尽力做好,减少焦虑。我愿意与这个行业共同成长。”

“卷不卷都是给平台打工,算法都给你算死了”

与行业新人的乐观不同,某出海短剧平台前副总裁、现AI漫剧制作公司负责人王先生给出了一个冷峻的判断:“这个行业变化太快了,短剧基本都没什么爆点了,都转去做动态漫了。”

两年前,不少出海广告、出海电商和出海游戏领域的从业者涌入短剧赛道,王先生也是其中一员。

据他回忆,当时其所在短剧平台主攻翻译剧,也尝试在海外组建摄制组、启用本地演员拍摄,但后者成本可达每部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0万元),其中演员片酬占比10%-20%,“如果不是爆款,基本注定要亏钱”。

短剧承制公司旅程娱乐在美国纽约拍摄短剧。 视频截图

海外团队产能不稳定,效率远低于国内,拍一部短剧最长要花两个月,而同样体量在国内可能只需一两周。因此,部分海外短剧开始邀请外国演员到中国拍摄,成本每部可降低3万-4万美元。

美国纽约,短剧拍摄现场。 视频截图

相比之下,直接购买已经成功的中国短剧的海外授权进行翻译,性价比高得多。

据王先生介绍,一部短剧的海外授权费约为1万-3万元人民币,中等翻译水平的翻译外包价格仅为1000-2000元人民币/部。加上人力与投流(在流量平台上付费购买广告位,将潜在观众引流至短剧平台)的成本,只要用户充值能达到2万-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万-21万元)即可盈利。

“具体成本不好说,但肯定是被流量方裹挟的,投流的结局就是给流量平台打工。卷不卷都是给平台打工,算法都给你算死了。”王先生说道,剧集制作成本可控,但投流不可控,如果剧集数据表现好,就会追加投流成本,无上限。

根据多家机构统计,目前,海外短剧的投流平台主要为YouTube、Google、Facebook、Instagram、TikTok、应用商店等。

王先生坦言,海外短剧平台运营压力很大,因为海外单一市场容量有限,想要盈利,回收和充值流水压力超过国内。每部剧都必须按爆款目标打造,“如果没有在海外打造爆款的能力,做海外短剧无异于‘送人头’”。

“如果做不到头部,基本后面的出路都是‘死’”

短剧不仅大大压缩了传统内容行业的制作周期,也缩短了产业的节奏。电影电视几十年走过的路,短剧三四年就基本跑通了。

王先生此前任职的海外短剧平台,曾在当地做到了优势地位,但两年后业务收缩,“并非人员流动大,而是整个海外短剧市场没有大家原来预估的那么乐观,头部效应明显。资金和人力的涌入都减缓了,产能自然下降。”

目前,海外短剧市场已形成以枫叶互动(中文在线间接持股49.24%)的ReelShort,和点众科技的DramaBox为双巨头的稳定格局,为抢占市场份额,头部平台甚至不惜亏损运营。据中文在线最新财报,ReelShort今年上半年营收27.56亿元,亏损4651.15万元,守住了市占率的优势。

看到行业的变化和AI降本的潜力,王先生毅然转向AI漫剧。这是一种利用AI技术批量生成的动态漫画短剧,延续了真人短剧的内容逻辑。剧本来自网文套路,剧情浓度高,节奏快,每集结尾有“钩子”,总时长约80分钟。

爆款AI漫剧《全民诡异:开局掌握零元购》

与传统动画和真人短剧相比,AI漫剧虽然很难诞生亿级爆款,但极大地降低了制作成本,加之国内平台对漫剧有所扶持,整体投产比反而更优。团队配置上,AI漫剧的剧组只需要4-5人,而真人短剧剧组动辄超过20人。

8月27日,动态漫剧产业峰会在杭州举办,活动当天线上线下关注人数共计数万人次。 DataEye短剧观察

更重要的是,AI漫剧更适合全球化传播,远比真人剧更灵活。首先,漫画形象全球统一,不用像真人剧组那样从东方面孔换成西方面孔;其次,故事背景地域属性也不强,适配性高。

据王先生介绍,目前表现较好的海外短剧市场主要是北美和日本。受众方面,AI漫剧吸引了更多男性用户,目前占比超过80%,用户平均年龄比真人短剧受众小5-10岁。

DataEye短剧观察

不过,王先生推测,这一比例未来可能发生变化,正如早期真人短剧的核心用户也是年轻男性(战神、神豪题材),后来女性用户(30-50 岁)崛起。

王先生总结道,总体来看,出海短剧已进入“二八分化”阶段:高成本、强运营下,用户资源都向头部平台倾斜,中小公司机会越来越少。

此外,大浪淘沙,内容向精品化持续演进。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粗制滥造跑量的剧不容易赚钱了,如今能存活下来的:一类是低成本但剧情精彩的作品,其预算低至十几万、二十几万元人民币,容易回本;另一类是追求质量的精品短剧,制作成本约为100万-300万元人民币。

新航道,仍充满未知

根据一份行业报告,短剧出海的增长,正从依赖美国这个单一核心市场,转向全球多点开花的发展阶段。

东南亚和拉美等新兴市场正快速崛起,是未来增长的关键引擎。印尼、巴西、墨西哥的下载量分别占全球的14%、11%和7%,尽管这些地区用户的付费能力仍在培育中,但其人口红利、用户粘性和未被满足的内容需求,有希望为短剧出海提供更大的市场。

正如枫叶互动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贾毅所言,ReelShort与奈飞的用户重叠度仍不足1%,这意味着大量海外流媒体用户还没接触短剧,海外市场仍是一片广阔的未知领域。

未来的竞争,将不仅是内容的竞争,更是本地化能力、运营效率与新市场开拓能力的综合较量。下一部出海短剧爆款,可能将取决于对新市场的理解和叙事共鸣能力。

这股短剧出海的浪潮,能不能解锁全球“新副本”?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伊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