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4年,董存瑞的事迹要被拍成电影时,因担心完美英雄形象会使故事单调,艺术表演者们不敢接手,导演郭维则接下了这个任务。他看中了与董存瑞一样15岁参军,且参加过辽沈、平津战役的张良,认为其年龄、身形和那股“嘎劲”很像董存瑞,便选定其饰演主角。
老电影《董存瑞》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于1955年1月1日上映 。其拍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铭记的故事。
1954年,董存瑞的事迹要被拍成电影时,因担心完美英雄形象会使故事单调,艺术表演者们不敢接手,导演郭维则接下了这个任务。他看中了与董存瑞一样15岁参军,且参加过辽沈、平津战役的张良,认为其年龄、身形和那股“嘎劲”很像董存瑞,便选定其饰演主角。
张良起初因觉得自己脸大、鼻子小眼睛小,不像心目中的英雄而想打退堂鼓,经郭维耐心劝说后才坚定信心。拍摄时,张良十分投入,如拍摄找赵连长要求参军那场戏,就拍了两天。在拍抢救玉兰子的场景时,他冲过爆炸烟雾,手脚擦破仍咬牙坚持。
正式拍摄前,郭维导演要求以董存瑞的精神来塑造董存瑞。当时拍摄条件艰苦,剧组人员需自己扛行李下乡拍摄外景,睡觉是借老百姓的两条板凳搭成床,但大家都毫无怨言,全组一心,没人喊累。
拍摄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意外,如拍摄日本鬼子进村的那场戏时,郭维晕倒了,送医院治疗两天后,回来接着拍。
影片在审查时,电影局副局长蔡楚生觉得牺牲太多战士太残酷,电影局局长王阑西下令要求减掉相关内容。郭维只好把镜头剪短,这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必然性。
来源:陇东漫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