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有人客观理性,有人偏颇冲动,有人友善,有人乖戾,有人据实考证,有人胡搅蛮缠,种种情状,不一而足。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这是人人都有自主表达的时代。
然有人客观理性,有人偏颇冲动,有人友善,有人乖戾,有人据实考证,有人胡搅蛮缠,种种情状,不一而足。
言论映射了人心。
站在此刻,笔者想聊这么一件事,“为何总有人,害怕郭富城有片约?”
很莫名,但不费解。
就按印象的时间顺序来说。
第一次出现类似言论,或是在2002年左右。
当时适逢郭富城音乐专辑《空手道》出现滞销传闻,又连续两年没有新电影上映,港媒公然盖章他为“谷底王”。
笔者见过有人说,那个时候,“小美到处求人帮郭富城接戏,一部电影二十万片酬都接。”
这是公然造谣。
且不说他诸多大牌广告代言加身。
据2003年新闻,郭富城“被寰宇电影公司看中,以1700万港元签下4部片约”、“寰宇电影与郭富城经纪人小美只谈过三次,就一拍即合”、“寰宇十分赏识他的舞蹈和打斗动作,更打算捧他为动作巨星”。
显而易见,其片酬仍在顶级。
也在不久之后,他以《三岔口》和《父子》连庄影帝,震动影坛。
而顶级偶像转型实力派的威力有多大?
那个时候,其人一心追求难度角色,几乎不考虑接拍商业片,所以并没有什么亮眼的票房成绩,但是到了《风云2》,曾经与他几近齐平的郑伊健,片酬仅有他的一半。
这些都见诸报道。
仅两三年之后,郭富城迎来职业生涯巅峰。
他以《寒战》,第二度夺得香港票房年冠,以2.54亿票房,刷新了港产片内地票房纪录,并横扫了次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
两年后。
以一部三巨头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他与甄子丹、周润发一起,成为首批步入内地“十亿票房俱乐部”的香港演员。
再隔两年。
他以单核领衔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冲破十二亿票房,又带来警匪电影《寒战2》,第三度夺香港票房年冠并打破香港华语片影史票房纪录,以6.78亿票房,刷新港式警匪电影的内地票房纪录。
再以小众作品《踏血寻梅》,横扫香港电影金像奖并摘得影帝王冠。
仍是两年之隔。
一部《无双》,在内地国庆档逆袭夺冠,郭富城联手周润发,以12.74亿的票房,再创港产片内地票房新高。
彼时而论,郭富城风头之健,无人可敌。
甚至或可以说,他以一己之力,开创了香港电影的“后黄金年代”。
战绩之彪炳,可入港影史册。
但他在彼时,做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
《无双》映罢,他转身去做了自己的“百场全球巡演”计划,在起码一年半的时间里面,没有接拍任何一部电影。
直到两年后,才带来一部小众现实题材电影《麦路人》。
这种类型片向来没有票房,且是港圈新人导演黄庆勋之作,人脉、声望不足不说,电影本身叙事也略有瑕疵。
该片虽在香港闯入了十大票房排行榜,名列第四,但在内地仅收一千八百万票房。
又虽然郭富城的表演很赞,却在金像奖上惜败太保。
甚为可惜。
时隔一年,他又带来《秘密访客》。
这部电影,被视作陈正道“大师三部曲”的终章,郭富城和段奕宏两大华语影坛顶尖实力派联手,上映之前就声势大热。
成片制作精良,声、光、影的美学,都臻至华语片极致。
然因题材偏锋、反转不够力,最终迎来一场大热倒灶,虽然破了两亿票房,勉强持平两部前作,却显然远不及预期。
但这个时候,尚无人敢说一句,郭富城“不行”。
因为他手里还有诸多大片。
两年后,《风再起时》上映。
这是郭富城职业生涯当中,最糟糕的一个案例。
该片以一意孤行的姿态,完美避开了任何天时、地利与人和之助,可以当作商业电影操盘的典型反面教材。
首先是放着原剧本磊乐主线不用,令南江这条线反客为主,先天就输掉一阵。
其次是整片宏观不足、细节乏味。
而就以这样的品质,仅是打着“郭富城与梁朝伟两大巨星首度携手”的旗帜,就贸然冲进了尚在春节档射程之内的元宵档期。
当年,《流浪地球2》正与《满江红》拼到“火星撞地球”,哪里还容得下卧榻之侧的鼾声?
更何况,就《风再起时》这小身板,完全不经打。
两亿投资的大片,票房止步五千万。
一场大片之死。
紧接着,《断网》又来。
拍毕《麦路人》的黄庆勋,似乎受到鼓励,转身又来试水了一把港式商业电影。
这部电影投资规模不大,这从场景、制作和人物设计就能看得出来,几乎也就是无限动力公司“以小博大”的项目。
该片有娱乐性,叙事也较为流畅,但制作粗糙,且故事线经不起推敲,尤其警察那条线,简直废到极致,不但浪费演员,也相当浪费剧情,正好被人抓住不放。
凭娱乐性与流畅叙事,电影在刚上映时连夺票房日冠,却很快被口碑更胜一筹的《毒舌律师》压下。
等到内地《保你平安》和《回廊亭》双片上映,就再无机会。
票房止步七千万前。
而直到这个时候,仍没人敢直说郭富城不行。
因为彼时尚有一个“大杀器”没有亮相,也即集结了郭富城、古天乐和刘青云三影帝的寰宇电影的重头制作,《扫毒3:人在天涯》。
说起这部电影,其实颇让人啼笑皆非。
2019年,邱礼涛和刘德华携手,重拾陈木胜导演作品《扫毒》,开拍了续集《扫毒2:天地对决》。
电影以刘德华和古天乐为双雄,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一举冲破十亿票房,甚至以微弱优势,打破了前一年由《无双》创下的票房纪录。
台前幕后都相当振奋。
但就在一众人马踌躇满志之时,事情突然变了。
寰宇电影老板林小明,公开点名郭富城空降,召回刘青云,保留古天乐,宣布开拍系列第三部电影。
刘德华被调往了另一部大片《危机航线》。
这件事,恐怕刘德华本人都始料未及,更不用说一众拥趸了。
表面上看起来,空降的郭富城有“摘桃子”的嫌疑,而刘德华则变成了为他人“做嫁衣”式的存在。
然而没人能想到,邱礼涛能拍出比前作更差的作品,是次内地暑期档,则因《消失的她》、《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和《孤注一掷》等片的存在,堪称“史上最强”。
《扫毒3:人在天涯》被搅得粉碎。
阴差阳错之下,本来或有不忿的刘德华保全“金身”,被迫空降的郭富城则遭“无妄之灾”。
这也确实有趣。
最后一根稻草压下。
压抑许久的那群人,终于得以释放情绪,他们大声喊道,“郭富城三连扑了,以后再不会有大制作电影找他,甚至连接戏都难。”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扫毒3:人在天涯》之溃,只是港影集体衰微的前兆。
随后,《暗杀风暴》崩、《困兽》崩、《爆裂点》崩,再到野心勃勃入驻元旦档的《潜行》和《金手指》先后不及预期,这些人才惊觉,原来香港电影的寒冬来了。
也就在此时,郭富城以一部小成本制作《临时劫案》,在全年最冷档期,悍然砍下2.37亿票房,并迎来全球票房“飘红”之局。
笔者想问一句,这个样子的郭富城,有没有戏可拍?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略过又一新导演作品《来自汪星的你》不提。
一转眼,郭富城投资兼主演的香港本土边缘题材电影《无名指》又上映了,在几乎没有任何宣发投入的情况下,内地排片约等于零,上映数日,票房仅几十万。
这时候,又有人说了,“郭富城这次票房滑铁卢,以后估计除了自己投资,没有老板愿意冒险大资本投他了……”
这话其实还算保守。
他说的是,估计没有“大资本”投他了。
言下之意,演点文艺片和中小投资电影还是没问题。
看来果然“事教人,一遍就会”。
郭富城不但在表演上善于琢磨和突破,在商业票房这块,也尤其擅长“打脸”,你说他不行,隔不了多久,他就会以行动的方式告诉你,你错了。
你说他接不到剧本。
却连《九龙城寨之龙头》这种明显有“钱景”的商业大片,他都还要视剧本创作情况来决定接不接。
你说没大导演和投资方看重他。
在香港影坛一片萧瑟的情况下,叶伟信、郑保瑞这对金牌组合,想要开拍新戏,第一时间考虑的人选,就离不开郭富城。
所以事实如何?
香港电影就像一条街。
香港巨星也好,小角色也罢,都是这条街上土生土长的仔。
他们并不是仇敌。
事实上,郭富城有郭富城的好,刘德华有刘德华的好,梁朝伟也有梁朝伟的好,这些人都并不冲突,也不是说,谁多拍一部戏,就损害到了另外一个人的利益。
人是以努力与进取变得更好。
而不是诋毁。
来源:唐泪